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议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气息
作者:李桂东
[关键词]气息 呼吸 弱声
气息对于歌唱十分重要,一位声乐专家说过,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因此,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然而,许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唱歌用气发声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有耸着双肩唱的,有抬胸束腰唱的,有顶着小腹唱的,也有遇到高音就踮起脚尖拔直了嗓子叫的,这些都是不会用气息方法来歌唱的表现,这种现象若不予纠正,将严重地影响着声乐教学质量。
其实,诸如底气不足、音域不宽,都可以通过学习呼吸技巧来改善。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不大一样。平时,人们交谈时所需音量较小,气息浅,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且说话时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呼吸方法若用于唱歌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因此,唱歌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那么,怎样的呼吸方法才能满足歌唱对气息的需要呢?我认为歌唱的呼吸可分三个阶段:吸气、呼气、换气。吸气要正确,自然,吸得深,吸得恰当,气息从口、鼻同时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肺叶的底部,并把气息推向后腰部。动作轻松,自然,不牵强,不僵硬。两肩自然下垂,胸部放松,不抬起。发声器官就能灵活地有规律地活动。
呼气应当平稳,均匀,有控制。呼气的关键是要找到支持点,找到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宫有机配合的力量。如果找到了这个支持点,找到了这种配合的力量,呼气就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呼气时,横隔膜平稳地上提,两侧下肋逐渐回收,使气息通过气管送入声门。这种横隔膜上提,下肋回收的力,我们称之为向上向里的力。应该指出的是,呼气时不仅有这个呼气肌群形成的向上向里的力,同时还有一种与之抗衡的,由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向外的力协同动作。根据演唱需要,调节抗衡程度。呼气之中保持相应吸气的感觉。吸气之中保持相应呼气的感觉,就是形成“呼吸对抗”或“呼吸保持”。有这种呼与吸协调一致的肌肉感和力的关系的呼吸是具有支点的呼吸。得到了正确的呼吸支点,就可以得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
换气,又把它叫做句间吸气,或补气。这也是歌唱呼吸的重要环节。第一句开唱以后的句间能否吸好或补好气,关系到吸气与呼气能否得以循环往复,关系到已经获得的呼吸支持能否继续保持。因此,我们必须像哨兵站岗一样坚守阵地,决不能在换气时让呼吸的部位往上移动,决不能影响歌声的气息支持。一 方面根据乐句旋律的进行换气,另一方面根据作品的表现换气。换气的要求高,难度大,需要重点训练。练习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慢歌曲的速度,让句间换气有足够的时间和准备,等练到熟练的程度,逐渐加快到要求的速度,使歌唱恰如其分地进行句间换气,使歌唱成为艺术的歌唱。
由上述方法形成的吸气、呼气、换气,构成了有支点的呼吸,由此产生的气息发出基音,通过舌头放平,适当打开喉咙,经过上咽管道,在头腔(鼻腔、上领窦、额窦、蝶窦等)处,使其产生混合共鸣,就能获得音质纯净,音气圆润的声音,这种有气息支持的进入这个地方振荡的声音,会有高频泛音,力度变换自由。声音具有穿透力,有激倩、有魅力、富于表现力。也只有这样的声音才能吐字清楚,才能深刻表达歌曲的感情,这样的歌唱当然是最安全、能持久的歌唱。
以上所说,就是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丹田”之气的运用,也是声乐界公认的最好呼吸方法,称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我们应当在声乐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这种“丹田”之气,使声乐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运用弱声练习法能够获得特殊的练习效果。在一些刚刚学习声乐的学生中,歌唱时会盲目追求音量。其实学生听起来大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声音在口腔内部是散的,位置就会比较低,缺少共鸣。这时,声音通过麦克风时,会发出尖锐不够干净的音色。那么,怎么让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一个通畅有序的歌唱状态呢?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任何一种唱法,只有松弛才会产生美感。在做这个练习时,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子发音。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牙关部会很紧,每天需要做张嘴练习。用手按住下巴,练习向上伸张,不要用力过猛,伤及口腔关节,口腔不要过横,也不要过长。露出上齿,微露下齿为最好。形成好的张口以后,进行发声练习时不要将声音全部放大唱,而是用弱声(也就是声乐上讲的“半声”)来进行练习。当然,练习时一定要遵循前面提到的呼吸方法来控制气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会使学生获得高位置,找到头腔共鸣,产生优美的声音。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还要用另外一个思维去考虑倾听声音的位置。声音的位置是随着音高不断发生变化,由前向后移动。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高音才会是松弛的同时产生振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