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高职教师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张 群




  [摘要]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论述了教学观念改变的方向及新举措。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观念 个性发展
  
  21世纪需要多种多样的、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高职高专所占的比例为54%,其中相当数量的学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怎样尽快把这类学校办好,满足社会和行业对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的焦点,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如何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因势利导进行有效培养和教育,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特征
  1.个性发展多样化。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大部分趋于乐观,主要表现在:自立意识强,愿意主动的融入同学中间;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各项校园活动,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承担各种社会工作,富有时代精神。
  2.兴趣和爱好广泛。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上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大部分都是由于厌倦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或者对传统的大学之梦感到了厌倦、成绩不好而进入高职学校的。
  3.心理发展不成熟。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着矛盾、焦虑、虚荣及攀比交错的心理状态。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社会适应性差,易形成挫折感及失落感。
  
  (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良好个性的对策
  促进青年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康品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要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其次,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确立质量观的教学过程中,我院进行了高职人才培养新机制的探索实践。
  1.更新教育现念,以人为本,确立个性发展观念。特别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摆正学生主体地位,认识好中国传统的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突破“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展开教学;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中更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当前高职学生的重要特征是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教育者只有自己知之甚多,才能避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围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出发,给学生指明方向,鼓励学生敬德修业,蓬勃发展;在培养目标上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学生个性。高职高专学生有相同的学习生活经历,有年轻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有相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面临着成长中的疑惑问题。因此,要引导高职高专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分享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和全面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个性发展的环境。校园文化是育人的特殊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起着独特的功能。它是陶冶心灵的场所,对大学生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其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因此,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活动;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庸俗的思想内容的渗透和影响,以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可塑性较大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他们把自身价值实现和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广泛开展“成才报祖国,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要以学校党团组织为主导,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三)积极探索和实践个性化培养的途径
  在长期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必须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不仅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应使他们的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对立的,学校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得到适合其个性的最优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继续向着实现学生个性最优发展这个理想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
  [2]骆志生.高职高专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7,(3).
  [3]葛伟,徐冬,李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机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