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以人为本 知情结合

作者:董晶晶




  [摘 要]教师在认识到情感态度在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后,应以人为本,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结合一定的认知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做到知情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程 情感态度 培养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英语课程中的情感态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情感态度”已成为英语课程中的一项内容标准,它具体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还是会忽略学生情感态度的调动和培养。或者说,他们不清楚应采取哪些途径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改善人际关系,落实当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
  
  (一)创设良好人际关系氛围
  
  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是学生们发展积极情感态度、形成必要社交能力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课堂内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由于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师生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不愿接受其教育,教育质量就难以保证了。
  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 对学生真诚,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其次要帮助学生提高学英语的兴趣、树立能学好英语的自信。例如,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教师除改变教学方法外,还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组织“一帮一”的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对那些有情感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像一个心理治疗者帮助他们分忧愁和解苦闷,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碍学习的消极情感态度,使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和减轻心理压力,充满信心学好英语,使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们搞好同伴关系,努力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保证课程的正常实施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
  
  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观察者的动机过程就是一个行为表现过程,而榜样就相当于是一个替代诱因,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从而有某些行为表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增强其学习的意志。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示范行为,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的正确动机和坚强的意志。当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英语学习的由衷热爱和深深痴迷时,相信学生们也会被其感染。
  其次,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作为“学习标兵”,因为榜样与观察者的相似程度越大,就越容易受到观察者的注意,替代强化的效果也更强。当然,那些榜样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起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教师还可以经常用一些成功人士刻苦学习英语的感人事迹和学习经验来启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张海迪身残志坚学英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NBA巨星姚明、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以及国际影视巨星成龙等人学习英语的精神也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骄傲。通过他们的事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
  
  英语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该建立一些有效的交流渠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利用pair work、 group work和 team work等方式进行交往学习,即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通过与他人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互动等形式,从他人那里获得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方式乃至整体人格的启发、借鉴或影响。
  交往学习主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讨论学习,学习者围绕共同的话题,通过对话和交流展开学习过程,从而获得自身的学习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分工和协作组成学习团队,共同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罗杰斯在其学习原则中指出:“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每个学生对自己负责,也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会在这一过程有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同时,学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以共同增加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外,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关注和关爱,因为他们更容易从日记或周记中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还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小报、英语话剧表演、英文歌曲或诗歌比赛等课外活动,或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建立班级博客,让师生们通过这些形式加强交流。
  
  (四)结合一定的认知活动
  
  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是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英语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教材中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也从中认识到伟人的成功靠的不仅是智力,还有勇气、意志和信心等;课文中各人物的情感流露、态度反应和人际交往等,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其次,教师可以选用英语名言、谚语、故事和电影,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罗杰斯在其学习原则中指出:“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而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同时得到发展。例如,多媒体教学中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情境教学中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他们会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给予评价,做出选择,从而解决问题等。另外,教师要注意使用激励性策略,注重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要求,设法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落实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知情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因素,重视进行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宋桂月等.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