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论作文语言“出彩”的技法

作者:杨慧芳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意荡神驰,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采使读者为之陶醉呢?
  
  (一)活用修辞秀文采
  
  要使自己的文章词汇丰富,文从字顺,形象生动,首先要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作文中,就可使作文点石成金,化难为易。故此,在文章的语言表达中,要自觉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既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也可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如一篇议论文《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 虽然看起来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动动手反而更有君子之风……”
  这段文字虽是议论,但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取得了生动形象、情绪激昂、气势磅礴的表达效果,使读者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二)善变句式显灵动
  
  在写作中,除了使用一些修辞增加语言文采外,还应注意表达方式的转换,句式的变换,使记叙议论抒情相间,让长短整散并用。忽而刻画形象,忽而抒发情怀,忽而激情如瀑布,忽而蜜意如溪流。整句如仪仗行进,散句似林间信步,让读者在你的语言文采中领略到一种美的享受。例如1992年高考作文中一篇《“伥”的心态》,这篇文章开头写道:
  “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为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不幸被虎吃掉令人同情,但化为鬼魂之后却引诱别人充当虎的食物,这种行径又着实可恶。时至今日,伥的阴魂不散,仍在人间徘徊。有人自行车被盗后就偷别人的,美其名曰‘利益均沾’;染上肝炎,偏到饭馆用餐,为的是‘有福同享’。狭隘自私的人遭到不幸,便憎恶世间的一切人,不择手段地加以报复,包括素昧平生的无辜者,以此来发泄愤怒 ,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不仅使行文流畅,而且庄谐结合,雅俗共赏,给人以姿态多变的感觉。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一段话: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作者把整个匀称的整句,穿插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使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节奏,和谐畅达。
  
  (三)化入诗文亮底蕴
  
  诗词文句都是古今作者锤炼过的语言精华。擅长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典诗词来表情达意,使文章词采华美,语言更富表现力、厚重感,增强读者的视觉冲击力。我们来欣赏一下语段是如何化入诗文的:
  “我伫立在烟波浩瀚的江边,玉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巧妙地把李清照的身世遭遇、情感波折以及精彩的诗文有机地融为一体,恣意挥洒且不蔓不枝,情与理相得益彰,语句有意蕴且极具文采,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超的驾驭能力。
  
  (四)蕴含哲理富思辨
  
  充满哲理性的语言,是作者思想的精华。这样的语言装扮文章,不仅会鲜艳脱俗、芬芳耀眼,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领悟、思考,同时也能显出作者深厚的思维层次和语言修养水平。
  当然,要提炼出“闪光”的哲理性语言,并非易事。所以当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提炼不出闪光的哲言丽语时,我们还可以“借光”,也同样会使文章“生辉”。例如1990年高考满分作文,一位考生在写过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刺”之后,在结尾处写道:“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在今天,人生中并没有那么多的鲜血,生活也不惨淡,但我要说:敢于直面困难,正视“荆棘”的人也是猛士。朋友,青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挺起胸膛,走自己的路吧!”
  很显然,作者由于借了鲁迅和但丁的话,也使自己的文章发出了熠熠的光辉,使文章搭上了提升品位的“直通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增强了文章深厚的思想底蕴,令人回味无穷。
  
  (五)嫁接文言展才情
  
  在文字的表述中适当地嫁接文言句式可以增强文章的韵律美感和表达效果,文言词句的声情之美及遣词用字之妙,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与感悟。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某日,兴之所至,闲翻诗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姿态万千,信心然不可自胜。邻室却突然飘来动感的音乐。分辨之下,竟是临室幼童学唱热辣情歌。惘然,怅然!不禁感慨: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细观时下之社会,不禁更增忧虑。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剧让位于日剧韩剧。歌德康德难觅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余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
  从文字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文段以白话为主,适当的嫁接文言句式,显得不拘一格,活泼生动,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感和表达效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与感悟。作者扎实娴熟的文字功底,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质兼美,才情飘逸,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当然,使语言“出彩”的招式还有许多,上述所说为最常见的几种。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来美化语言,增强文才,都离不开我们平时的多积累、多思考、多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性的语言文字,定会让你的作文才情飘逸,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