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瓶颈”与“途径”

作者:孟爱玉




  [摘 要]由于领导及专任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还处于分散的、自发的状态。教学内容的“三无”,教学实施中的“四性”,成为制约“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瓶颈”。突破“瓶颈”的途径应从几个方面着力:构建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模式;打造实践性教学的评估体系。使之形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使“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瓶颈 途径
  
  实践性教学(亦称实践教学)是西方在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行为主义教育哲学、强化教育职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式纳入到理工农医类学科的教学规程当中,而且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在其人文社科类的教学中引入了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如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学生提供在政治和公共事务领域参加实践研究活动的机会(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 Field Research Opportunities),斯坦福大学设置了暑期实践研究项目(Summer fieldwork)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从2006年开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新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探讨已有不少成果,但大部分研究仅从意义与价值角度提出实施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由于领导及专任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还处于分散的、自发的状态。本文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制约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瓶颈及解决途径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离开了无产阶级革命伟大斗争的实践,离开了科学理论家探索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可能形成。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进行了三次伟大的理论创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否则,就不能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其次,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育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未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接受文化信息比其他人更迅速,他们的思想变化也比其他人更超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往往肤浅或片面。因此,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实践的需要。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政课”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紧紧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而现代化实践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这样就使得学校教育处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学生的知识更多地来自社会。社会上的各种不同的荣辱观、是非观、价值观等不可避免地对学生产生影响。面对这些严峻的考验,高校思政课如果仍用传统的封闭的模式来操作,“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停留在过去的“填鸭式”的纯理论灌输,将学生置于假设的理想的环境之中,脱离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要求,那么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最后,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素养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原有的教育心理定势的影响,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是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方式,奉行“单向灌输”和“应试教育”,往往过分强调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而忽略了它的实践性,从而使政治理论对学生思想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最终导致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思想教育实践的脱节。知行分离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讲的是大道理,与现实生活不搭界。这个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的“现状”,其结果使思想政治课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开展对思想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点的研究,加强对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探索。
  
  (二)制约“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瓶颈”——“三无”、“四性”
  
  就目前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三无”:一是无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其结果造成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时数不一、教学内容不规范。二是无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分散;三是无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这也导致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难以凑效。从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参与上缺乏广泛性,换汤不换药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二是时间上缺乏连续性;三是组织上缺乏规范性;四是实施上缺乏有效性。既便是少数研究成果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案与操作规程,也因较少考虑学生的意见,使得方案的效果难以预测。从对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估来看,仍然采用理论教学的考评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考评方式单一。
  
  (三)突破制约“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瓶颈”的途径
  
  根据近两年实践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突破制约“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瓶颈”的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着力构建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同步构建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构建适合各校的“合身、合体”的教学大纲,并将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整合成一个整体系列。我们在研究实施时,遵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
  1.从观念上明确什么是社会实践教学。这一观念是规范提升实践教学的逻辑起点。本课题的社会实践教学就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和学生亲历,在运用、观察与体验中,感悟、消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教学课堂;其本质是借助实践手段或实践资源,进行运用和体验,最终使所学理论化为学生的智慧,形成学生的理论思维。
  2.社会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整体中的时空定位。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将基础课的教学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模块来完成,将总学时按2∶1的比例分成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相应的教学内容就分成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进行,在时间上,社会实践应是理论讲授的延伸、扩展和深入,与理论讲授并举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