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谈《棉纺工艺学》教学中的设疑激趣策略

作者:王亚芳




  [摘 要]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已经落后,新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在《棉纺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通常会挖掘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巧妙设疑,加 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棉纺工艺学 设疑 教学效果
  
  《棉纺工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教学的“实践性”及学生操作的“熟练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想教好本课程,教学方法是关键。在传统的《棉纺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是采用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基本上都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单调的模式导致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明显下降。针对这样的情况,本人在《棉纺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对那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注意挖掘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巧妙设疑,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问题
  
  《棉纺工艺学》是纺织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有关纺纱原理及半成品质量检验技术。在教学内容中虽涉及到一些动手操作的实验,但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实验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去做,所以教学中理论性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加上有些概念、现象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学效果自然不是很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还要分析学生的现状,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巧妙勾连,并以此为突破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例如当讲到加捻原理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讲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生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拿绳子去捆绑东西前,总要在握持一端绕本身轴线转几圈,然后,再去捆绑东西。接着问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正转和反转有何不同,转多转少又有何区别。这样就巧妙地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学生非常顺利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贴近生活 精选讨论主题
  
  对于一门专业课来说,上好第一堂绪论课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每一门专业课都有一个引入问题,选好讨论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好奇心。其次,每次课的新课引入部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主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讨论课的效果,如果讨论主题和学生相距太远,就可能使学生对讨论失去兴趣。
  如何能完好的讨论主题呢?我认为讨论主题应贴近生活,且高于生活,贴近生活,可以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高于生活,使讨论主题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讲到纺织纤维的分类和性能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几个生活小问题引入话题,诸如“尼龙袜子”为什么用沸水烫一下就缩成一团?“开司米衫”在夜间脱下时为什么会发出火花等?这样一提问,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对新学内容充满好奇,注意力非常集中。等这节内容上完,学生有所体会了,我又及时地安排一节专题讨论课,让学生自己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穿着的不同纤维类型的衣服有哪些优缺点,同时又布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做一些相关的小实验,让同学们从自身体验中获得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引入竞赛机制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半个小时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绪会出现低谷。尤其像《棉纺工艺学》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证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学生对竞赛内容没有直接兴趣,但因渴望竞赛取胜,也会使学生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比如学习“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让学生根据提示内容,展开竞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探究发现问题最多。学生立刻热情高涨,主动积极地投入探究,诸如“锡林、盖板、道夫的速度如何?它们相互间的隔距如何?两针面的针尖如何配置的?相互之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等问题便被挖出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汇报探究结果。这种竞争式的探究,不仅激发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而且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能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壤,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田园。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深入了解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巧妙设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菊英.棉纺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孙俊山.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