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服装设计教学应重视能力教育

作者:李淑英 刘红霞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创新,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高技术型或管理应用人才。服装设计教育在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学习服装设计起初以点、线、面作为服装设计的基础和重点,后来逐渐开始重视服装绘画效果图的绘制。这样一来,往往美术基础好的同学容易得到高分,而那些美术基础差的同学则一筹莫展,甚至失去对服装设计的信心。近年,随着资讯的发达与传播,服装行业的发展激发了服装行业的设计人才的专业化,更明晰了服装设计的内涵及行业的需要。服装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款式和样板设计,它包含了产品定位、需要特征,也包含了企业和品牌的定位和特征。无论是点、线、面为主导的服装设计教育,还是以绘画效果图为内容的服装设计,都片面地把服装设计理解成为一种与绘画相关的技能。实践证实行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是一个产业化的设计过程,一个“合适”的设计需要同时满足许多相关的不同需求。因此,服装业的发展要我们重新审视服装设计,重新审视我们所从事的服装设计教育。服装设计教育需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
  评判服装设计教育的基本指标包括:学生的从业率和就业率,建立在从业率和设计人才的成才率之上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要达到这两项指标,必须使服装设计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美术素质教育,也即服装设计的“能力教育”。
  服装设计教育首先是一种行业教育和训练,了解和学习服装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服装作为商品在终端市场运营的流程是服装设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行业特色。服装作为一种行业商品,它除了必备的服装功能之外,还必需体现和满足消费者不间断地对服装的流行特征的期望。这就使得设计师必需从花样、布样、布料、款式、辅料和价格的限制中去处理和选择,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进行设计。其次,服装设计教育必须包含专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作为一个即将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学生而言,服装设计的专业技能是他们从业的基本手段和必备能力。包括从对各种面料、辅料的性能和作用的了解到选择和使用面料、辅料的能力,建立在面料基础上的设计造型能力,平面和立体的制板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操作的能力。再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服装设计能力的基本体现,包括眼力训练、脑力训练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代设计中,眼力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和体现。而表达能力已不再停留在从前的绘画效果图的基础上,它包含着对各种新工具的运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设计师只有在眼力、脑力、手的表达能力三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力和想象力才具有实现的意义。因此,服装设计教育必须走出纯粹的课堂练习,针对行业特征进行改革。
  那么,如何进行能力教育呢?
  第一,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观念。例如从单纯的平面效果图导入立体裁剪相结合的互动设计,将设计和材料真正地结合起来。从绘画效果图为内容到动手实际面料着手操作实践。服装设计不是画的设计,而是着手设计,从动手开始。从主观上创作自己喜欢的到能符合各种不同的设计要求(如企业实际要求市场需求)做合适的设计。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把握市场能力与综合能力。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面对企业现实,需要对公司或工厂的运作现状进行了解,并很好地将自己的能力融合于公司的整体动作之中,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和体现他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的真正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安排和鼓励学生在街市和各类市场中去认识服装类商品的不同特征,了解市场对服装设计师的具体要求,深入工厂、公司了解服装运作情况,了解时尚在社会各个层面所反映的不同的和新出现的社会潮流。
  因此,服装业的发展对服装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体现在设计师身上就是培养与提高设计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服装设计教育急需突破过去的教育模式,倡导“能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