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谈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刘敬巍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有利于老师提高改善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课程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用什么标准去评价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这对职业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不要仅仅关注学生最终的结果,而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学合作中的参与表现、情感体验和探索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的状况,从而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师生生命过程的价值体现。
  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评价界定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我们将课堂教学的评价定位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其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教师道德意识、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展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概括起来讲: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很显然,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立足于改变以往“以教论学”的弊端,试图建立新的“以学论教”的体系。那么,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形成的而非终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
  其次,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独断而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这样能使学生都“各得其所”,有利于各类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这样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进而影响教学过程的高效展开。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四。发展的而非奖惩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第五,动情的而非冷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紧迫任务。那么,如何建立“以学为主”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呢?首先,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应有共同的关注点,这个关注点就是课堂上的学生的状态,课堂教学评价“以学为主”,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离开了学生,效果就无从谈起。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评判学生的状态:①参与维度。强调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只是教师的“对牛弹琴”,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②交往维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③思维维度。“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多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更加注意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④情绪维度。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情绪状态会激发学生更加专注,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生成;⑤发展维度。既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满足,还要看学生是否对后面的学习更有信心,充满学习的欲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应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统一起来。“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再次,发展性评价决定了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形成性的,诊断性的,不但要对现在的课堂负责,而且应对课堂的将来负责,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全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不仅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变化,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可以相信,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人们将更多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投身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