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思政课”教学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

作者:阎桂伦




  [摘要]根据新方案中“思政课”教材的新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理念和策略。为此必须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以学生为本 教学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05方案”实施后至今已两年多了,两年来,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辛勤耕耘,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和贡献。笔者也很想把在这期间讲授使用“思政课”新教材,对“05方案”实施后“思政课”如何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感想,希望能对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有所裨益。
  新方案实施后的“思政课”教材与过去相比具有不少特点和优点。例如“98方案”中“思政课”有七门必修,“05方案”缩为四门。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大学生们学习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思政课”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的压力,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又如,全国各高校“思政课”教材实现了“一本通”,改变了过去多年这方面存在的弊端。更可称道的是新教材都由全国一流专家集体编纂,内容更加精炼简洁。质量更高,使我国高校从此有了真正具权威性的“思政课”教材。毫无疑问,这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起到良好的效用。
  教材统一了,课程缩减了,我们的教学策略、方法等也应该和过去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根据新方案中新教材的特点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最根本的是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承认学生是人,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就要以人的成长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能,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且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状况,情感状态,意志类型都会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和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政课”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但必须看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大学生形成了不容低估的冲击,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应付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一些大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人意之处以及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缺乏现实力量或不具有科学性。对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要认识到,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只有紧密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为他们释疑解惑,才能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就应当采取谈心式的谈话法,启发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即根据对学生思想实际的了解,以朋友的身份,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平等地、像聊天似的与学生交流、启发、引导、释疑、解惑。以笔者的切身体会看,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好感、尊敬、信任和喜爱上升到认可、喜欢“思政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十年前相比,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他们主体意识增强,关注自身发展,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渴望平等的思想交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这些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应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状态,从而最终主动地接受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和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就可采取组织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主持人,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双边互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也是我们过去一贯提倡和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采取讲解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经过讲解使学生明理;经过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问题和生活问题、就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研究能力等特点,采取研究式教学法。这是一种教师通过引导、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一定的研究任务,使学生通过研究活动,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接触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拓展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愿望,在实践中提高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我们“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俗地说,就是塑造学生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其次,要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系统的理解和切实的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四门课程,是一个整体,体现了综合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从各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各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第三,我们教师要和大学生打成一片,对大学生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要经常接触学生,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和他们交朋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思政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学生为本”。不仅是新的教学理念,更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教学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