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汉语听力课程试卷中语料的选择

作者:王 苹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听力课程试卷中语料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其进行选择的五个原则:以微技能考察重点为目标;注意语料选择的科学性;注意把握长短语料的难易度;注意体现语料的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性;要根据试卷的要求进行调整。
  [关键字]汉语听力课程试卷 语料 选择
  
  汉语听力课程主要是通过听觉输入,对学生进行听力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课程。汉语听力成绩测试是为了检测学生听力课程的学习效果、了解和评定其学习情况,根据汉语听力课程教学的要求,由听力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决定,以教学中教了什么就测什么为原则的成绩测试。
  
  (一)汉语听力课程试卷中的语料
  
  一般情况下,汉语听力课程试卷中的语料多是以教材及参考书中的试题原型为模板设置的题型,试卷中的语料即根据这一模板呈现。一般分为四种形式,前三种为选择题,第四种为判断题。
  第一种:单句题。是一个人说一句话,然后第二个人根据这句话提一个问题。这部分试题句子比较短,信息量少,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对较短的语言材料(往往是一些常用汉语口语词汇和表达习惯)有较快的反应和正确的理解、判断。
  第二种:小对话。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简短对话,第三个人根据对话提一个问题。这部分句子比较长,信息量相对较大,要求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想象出谈话发生的环境和场景,理解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
  第三种:长语段。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个人之间的长段对话,一种是短文。这部分文章更长,题材更广泛,句子更复杂。重点在于测试学生对整段文章的理解、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四种:单句判断题。是一个人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学生根据这句话,判断是否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吻合。
  前三种试题一般是以多项选择题(mulitiple choiceformat简称MC题)的形式出现。这也是HSK听力部分考试的基本题型。它是语言测试中“选择回答式”(selected-response assessment)测试手段的一种。虽然其在检测学生理解能力的信度(valiity)方面存在较大置疑,但是在多功能性(versaatihiy)、客观性(objectivity)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方面具有公认的优势。因此,广泛被听力成绩测试采用。
  从所检测的内容上来看:单句题,即句子理解,主要考察学生的简单逻辑推理、理解言外之意、理解某一习惯用语或某一较难语法项的能力;其特点是题干容易,选项难,而且选项之间的干扰性强。小对话,即对话理解。主要是考察学生根据对话语境进行逻辑推理、鉴别人物关系以及年代、时间、地点等;这两种形式的试题重在测试学生对个别词语、句式和语气的理解和微技能训练项的掌握。长语段,即短文理解,要求学生听成段的材料,信息量大,文字也较难。它是听力测试各种题型中最难的一种,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短文细节的处理和理解,对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的归纳,以及对言下之意的推理能力。单句判断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概括总结及重述再现能力,这种题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因为听力试卷中语料的选择是以汉语听力教材为依据进行选择的,所以只有对教材中听力语料进行优选和组织才能保证试卷的质量。
  
  (二)汉语听力课程试卷中语料的选择
  
  汉语听力课程教学一般按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阶段教学,在每个教学阶段内听力训练也会分阶段有重点。各教学单位因所采用的教材不同,训练的侧重也会有略微的差异。同一部教材在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试卷中语料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方能显示考试的公平性,分出层次来。一般情况下语料选择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以微技能考察重点为目标。英国语言学家John Munby在其所著的《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一书中,提出了微技能(Macroskills)的概念。即把听说读写每一分项的语言技能再分为更小的语言技能。微技能是各项语言技能的内核,熟练掌握了各项语言技能中的微技能并使之融会贯通便可具有极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同的微技能在听力能力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并不一样。在不同教学阶段中微技能训练重点也会分阶段有重点。一般认为语音阶段的重点是辨别分析能力与听后模仿能力,语法阶段的重点是记忆储存能力和联想猜测能力,短文阶段的重点是概括总结能力与检索监听能力。
  虽然各教学单位所采用的教材不同,在不同阶段训练的侧重会有略微的差异,但微技能的训练目标项基本相同。因此,听力考试中长短不同、难易各异,各种体裁、各个方面的语料中对微技能训练项目的考察也应该尽量做到科学全面。
  2 注意语料选择的科学性。汉语听力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听力综合型教材。它的特点是:在语料组织编排上是以主题为主导;听力教材中的语料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试卷中的语料绝大多数也选自教材,这其中的语料在质量上有高有低,因此要对教材中的语料选优汰劣,注意使所选语料在效度、信度、可行性上呈现出较好的状态。
  在选择语料时,应选择语言地道、考点明确、题干设计科学、选项难度相对较大以及选择项尽可能一致而不互相牵连的语料。最大限度内考虑如语料背景、问题和选项及答案等诸多因素,剔除或避免那些选项过长、题目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学生不了解的语料,同时答案应该具有唯一性。因为如果选项过长,该题就会变成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题目;如果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不了解,试题就会变成考察学生常识的题目;此外,学生对背景材料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学生考试分数的信度,因为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与其对该材料的背景了解多少关系很大;题目设计时会涉及出题人的主观意见,而对于不同的听力材料的理解因人而异。换句话说,出题人认为正确的选项对于某些受试者来说不一定正确,因此,答案必须具有唯一性等。
  3 注意把握长短语料的难易度。汉语听力课程教学试卷试题都是按其难度进行分级,其难度一般分为易、中、难3种。总体来看,长短语料要注意搭配,有合理状态的呈现,从短到长,有一个缓增的坡度。长短不同的语料在难度上也应该有一个缓增的坡度,这将有利于教师人工组卷时对试题难易度的把握。
  长短不一的语料是为训练各种听力微技能服务。一般来说,快速反应能力、字音字调辨析能力等都以较短的语料为宜;而记忆存储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跳跃障碍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长一点的语料。当然,并不是越长越好,和初级听力相比,增加听力语料的长度和难度是必要的,但是方法不能只限于把语料加长。同样在600字的长度以内,可以通过增加词汇的难度,增加句子难度,增加语用的难度等方法来增加听解的难度。因此,要注意长短语料的搭配比例,不宜全部偏短。同时对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也有一个合理的呈现。
  4 注意语料的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性。听力训练是为交际服务的,因此,语料应是全面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各种体裁、长短不同的语料应该涉及日常生活、爱情、婚姻、人生哲理、自然科技、教育学习、中国国情、文化习俗、人物事迹、热点问题、经济活动、地理旅游、体育、法律、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
  5 要根据考试的要求进行调整。不同性质的考试会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考试时间、试卷满分数、总试题数、试卷难度、大题(型)数及各大题(型)下含小题数等基本信息,对语料涉及的章节、难度、做题时间区间、内容涉及考察的微技能、语法、词汇进行调整。例如要根据考试难度要求,对试卷中语料最高难度、最低难度、平均难度、各难度级别及不同的语料在数量、分数、做题时间的分布情况(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进度对不同语料的章节覆盖情况及语料涉及到哪些章节、各章节在时间、分数、试题数量方面的分布情况(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重点章节重点考试等方面进行调整;对语料中体现的知识点(微技能、词汇、语法)在时间、分数、题目数量方面的分布情况(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