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作者:崔 岚




  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自身也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此,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即“正己”。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在地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教师的道德风范对学生的间接教育。这种直接和间接教育。自然会在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相当大地影响。所以,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事事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才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感化效能。
  其次,“敬业”与“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是否敬业,是师德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一个教师是否爱生是师德最集中的表现,每个教师都能从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十分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对每个学生负责,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于学生应该亲而近之、教而导之、爱而护之。
  最后,“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最集中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奉献精神,不应只对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出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愿作蜡烛,安于清贫,苦于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教师的职业素质,包含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第一,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优良的政治思想品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塑造者,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传播者,教师的思想品德如何,直接影响新一代乃至国家的未来。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有社会责任感,时刻注意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的品格、言行,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最基本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对他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地影响,而且也不可能胜任好“教书育人”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有胜任教学的本领;知识面要宽,要成为教学上的多面手。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性、多层次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所以教师应具有教学业务素质的高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新的知识结构,要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本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广博,还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具有学习、科研和创造的能力,要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敢于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勇于探索教书育人的新经验、新方法。
  第三,能力素质。要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教师还须具备多方面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科技、社会、政治、经济等一体化的合理的整体系统。教师,只有具有较深哲学基础,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教育观等。教师应具备较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即具备语文(包括外语)、数学等基础工具课的基本知识;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师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生物、天文、人体和地理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广博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的精专发展,而形成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四,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指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输和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思想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想很好地育心,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塑造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要求我们的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和教育管理等知识,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