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林承全 杨 辉




  [摘要]根据模具行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要求,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材,推行模块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 模具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重组 实践教学
  
  知识爆炸,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在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面对模具制造与加工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现就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具体情况,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改革培养模式,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应该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以专业教师、省内模具行业知名专家和大型模具厂家代表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用以指导专业的发展方向。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的指导;二是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学校、多个模具厂家现场参观考察,了解高职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岗位能力、要素和岗位需求情况;三是组织教师对高职教育与中专、普通本科教育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专业的目标定位,通过考察参观和学习讨论,弄清楚高职教育的特殊内涵和特征,既不能把高职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把它办成中专教育的“延伸”。要根据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体系
  1 改革课程设置。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应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调整与改进,减少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实用、够用”等方式,设置新的课程体系。例如把《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重新组合为《机械设计基础》,把传统的《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重新组合为《机械制造技术》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5调到1:1,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不予毕业,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2 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在机械类早在15年前我们就有试用,而且我院服装专业10年来每年都是用模块化教学,效果比较好。模具技术的发展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也要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3 专业教材与实训教材的研究开发。我们机电工程学院编写了《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与实训指导》,参加了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在实训教材要突出技术性和先进性,5年前的知识很多会落后和陈旧。我们特别建议选用和开发下列教材: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韩森和林承全余小燕主编;
  (2)《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林承全余小燕主编;
  (3)《模具制造工艺》李舒燕林承全主编;
  (4)《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与实训指导》林承全余小燕郭建农主编;
  (5)《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与范例》林承全胡绍平主编;
  (6)《机械设计基础》需要开发研制;
  (7)《机械制造技术》需要开发研制;
  (8)《塑料模具设计》需要开发研制;
  (9)《模具制造实训》需要开发研制;
  教学改革任务艰巨,道路漫长,我们需要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成效。全国教改已经启动,希望我们不失掉这个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