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对高职院校校运会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作者:许耀增




  研究目的:
  近年来,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针对成立不久的高职院校校运会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康的运动理念,明确校运会的目的、任务,以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高职院校校运会的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结果分析:
  1.高职院校校运会的现状。现在的高职院校,运动会虽然也是学生参与的集体性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学生对运动会的重视已经大为降低。有的同学认为运动会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甚至是取消都无所谓。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运动会失去了兴趣。因此,传统的校运会就成为少数学生表演,更多学生观看的一种活动。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讲运动会非但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而导致了他们消极情绪的产生。
  问题1:你怎么看待校运会?调查对象:2003级大专三年级学生200人(男130女70),2004级大专二年级学生200人(男100人女100人)。
  
  问题2:开运动会时你在干什么?调查对象:2003级大专三年级学生200人(男 130女70),2004级大专二年级学生200人(男100女100)。
  
  对于这样的现状,很难从校运会的这个角度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高职院校校运会与高职院校活动的关系。现在的职业院校中,运动会虽然还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对运动会的重视已经远不如从前。甚至是敷衍了事。有些管理层甚至认为,运动会对于学校的工作没有什么作用。
  (1)根据调查,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大于体育运动。很多学生宁愿在技能竞赛上流血,也不愿意在运动会上流汗。而且传统运动会的项目设置还是体育竞技性为主,缺乏职业学校特色。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没有什么动力。既然是职业院校,就应当体现出职业的特点。这是职业教育的重点。而且对于专业较好,身体素质一般的同学,也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空间,也要让他们在运动会上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向前。运动与专业的互补,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问题3:如果在运动会中有专业项目,你会怎样?调查对象:2003级大专三年级学生200人(男130女70),2004级大专二年级学生200人(男100女100)。
  
  (2)职业院校运动会与学校主体工作的关系。职业教育是现在教育行业中与经济联系是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其发展必须要切实加强与有关行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职业院校来说,现在注重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水平,还要注重创造品牌学校,这就需要全体社会的支持与帮助。这是职业院校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职业院校的运动会还只是属半封闭式的活动,只局限于小小的校园。这样的活动已经远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现在的职业学校运动会不仅是一个运动健身的活动,还应该是一个平台,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只有把教育、运动和校外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运动会在学校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才能让运动的激情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结论与建议:
  结论1 :校运会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建议:适当减少竞技性的比赛项目,增加趣味性项目。例如多人多足、动力火车、趣味性游戏等。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结论2:校运会没有和学校其他主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校运会对学校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建议:①在运动会上将体育运动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②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和相关单位的领导来参加。③健全奖励机制。④发动全校职工参加校运动会,开设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比赛活动和娱乐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项目。⑤重视校运会的宣传包装。一场成功的开幕式对整个校运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开幕式的准备、策划、指挥等工作,并非只是体育教师们的工作,必须有学校的高度重视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因此,开幕式的准备、策划工作必须有学校领导的参与,全校发动,把新闻媒介、社会各界人士都发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