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谈中专生的情感教育

作者:梅书魁




  中专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中专生与其他未成年人相比有着自己的认识特点和特殊的教育背景。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教育方法应体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独特性。
  德育是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结果。其中“情”的作用非常重大。这里的“情”即是伴随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求密切相连,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道德是一种高级社会情感,既是道德认知、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升华和综合体现,也是体现高尚道德情操的根本动力。可以认为道德培养是德育的核心和关键。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来自于教育,更确切地说,来自于自然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的综合性教育。教育作为教育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本文结合当前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任务和现状,谈谈中专学校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特点
  
  情感教育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植根于人本主义精神之中。情感教育首先把学生的正常需要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强调健康发展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力求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得以发展,促进个人道德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从而培养出优良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以实现道德培养目标。教育强调个体、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呼唤个性张扬,掌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力求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情感教育不是某一种独立的特殊教育形式,应该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借助各种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道德发生变化,最终升华为高尚情操。这是教育最鲜明的特点。
  
  (二)中专学校开展情感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对精神文明具有明显的先导性。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于实用性;另一方面,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更加注重经济价值,忽略了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偏重于教给学生如何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却忽略了对其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感与荣誉感的培养,以至于出现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职业主义和商业主义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对于职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养家糊口、混口饭吃的境地,缺乏对职业的热爱与追求;同时,青少年在享受优越物质文明的同时,越来越渴望高质量的精神文明,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愉悦。然而成人型的精神生活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越来越感到空虚和迷茫,甚至出现情感上的压抑与人格上的病态。
  在常规德育模式下,情感教育的突出表现就是注重说教,采取“我讲你听”、“不想听也得听”的灌输方式,教师不愿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感情交流,更谈不上营造全方位的育人氛围。
  面对当今社会伴随经济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思潮,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纳入学校全员育人工程,发挥其独特魅力,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对中专学生的道德培养的重任。
  
  (三)对中专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和体会
  
  中专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大多数中专生是被应试教育无情“淘汰”下来的。学业上的差距,使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决定了他们逆反与不服输的性格,两者的矛盾直接影响着他们正常的成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专学生是最需要进行教育,也是最可能获得理想效果的一个群体。中专生的种种表现,如厌学、追求享乐、责任心差、道德素质差、情绪波动大等,事实上都与他们的道德培养滞后密切相关。因此,认真研究如何在中专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职业劳动者,能否实现职业教育宏伟目标的重大事情,如同职业教育本身一样,针对中专生的情感教育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1.了解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断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情感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特别是教育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教育理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学生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模式的束缚,不断实践,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教育规律。同时,还要善于适应新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把教育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教育的人性化、终身化优势。
  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需要,需要决定着的性质。中专生的需求有其特殊性,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承认学生需求的特殊性、合理性和特殊性,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的需要,还要学会容忍其需求中的不合理性,学会引导和转化,“抓把柄”、“揪辫子”式的教育方法只能是适得其反,增加双方的隔阂和沟通障碍,更谈不上的交融。在这方面,许多学校走进了误区,一味地“管、卡、压”,这只能维持一时的稳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教育化问题,这也正是教育大有作为之处。植根于学生需求之上的教育,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强大的感召力,只要能够把握这一模式独到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将消极、颓废的情感升华为积极、乐观的情感,将同学间朴素的手足情升华为富于理智的友谊,将从个人的喜怒哀乐升华为对集体荣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心上,就能够引领学生建立更加高尚的情感世界,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坚定的意志和更加健全的人格。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更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方法指南。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动之以情”,让受教育者感动。既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力量就是指教育者要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用美好的师德感染学生,用人格的力量塑造人格。开展教育要想实效显著,首先在于以情育情,通过真心实意关心,感化激励,引发学生积极的感情体验,使厌学、苦学转化为好学、乐学,使后进生、问题生对自己不良品行产生不悦的体验,自发地产生校正;其次在于以知育情,真情关爱的同时,加强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自我识别能力和社会洞察力。端正和加强其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另外还在于以意育情,把握好关爱分寸,张弛有度,要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学会用意志调控,让理智支配,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3.注意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情感培养模式。
  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综合作用,这是受所处情境制约的规律。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可以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所构成,也可以由语言构成,还可以由各种舆论、人事关系构成,所以学生积极向上的受所处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不断地充分释放、体现和调试,进而相互感染,逐步升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使之成为其人生高尚道德的新基点。
  总之,在德育中开展情感教育过程中,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示我们,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在德育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从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业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