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案优化探析
作者:陶 飞
[关键词]高职 素质教育 方案
高等教育大众化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知识经济催生了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后劲,更影响整个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质量。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到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定在“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上。“德育首位”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前提,“能力本位”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文化品位”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自我提升的养料,后期发展的助推剂。
要使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应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宏观上,素质教育应调整人才教育观念及培养目标。微观上,素质教育应当将重心转向做人的教育。
(一)政治思想教育与学生主体意识的优化
政治思想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德育首位”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学生政治理论修养、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发挥“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 ,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树立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出接受和学习邓小评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领会和掌握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精髓,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身定位茫然,缺乏自信的现象,应帮助学生及时地调整心态和角色,引导他们认识到只要面对现实、重塑理想、充满信心、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就能学到一技之长,英雄必有用武之地。在校期间,只有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增强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教师观念更新和专业培训工作的优化
要提高学生素质,必须要有一批综合素质好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在师资培训中,不仅要进行专业培训、技能培训,更要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特别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针对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欠成熟,师德尚在形成,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规范要求不清楚,工作经验不足等实际,要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岗位培训,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骨干力量和后备军,对老教师侧重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更新。广大教师应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
要加强对基层政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专职学生工作人员要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行为科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学生管理与社会教育的优化
加强学生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学院要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如文明行为的养成、健康心理的培养、个性特长的发挥等。要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刻苦求知,务实创新,开拓视野,勇攀科学高峰。要加强校风建设,严格校规校纪,行为规范,要让学生懂得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闯“黄灯”要警告,撞“红线”要处罚。要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开展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住舍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文明水准。
针对学生思想不成熟、易冲动的特点,要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中,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热心为学生排忧解难,诚心为学生办实事,及时了解情况、妥善解决问题,尽量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努力学习的热情。
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首先是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家长应当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针对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加以解决。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情况通报,或召开家长会,有时要指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帮助家长更新孩子教育的观念,既不能过分严厉、武断行事,也不可一味从容、迁就,任其自由发展,而应耐心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同时,也应通过英模报告会用先进事迹感染人,请公安法院干警上法治教育课正面教育,去劳教所参观进行反面教育,多方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四)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的优化
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国际现代教育的方向,我国也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生,过于强调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更有甚者,个别老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似乎上完课就完成了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用独特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去探知事物,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在重视知识的同时,还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努力使学生具备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让课堂教学、实训和各类学科竞赛相结合,要经常举行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如教师形象设计、女生形象设计、男生形象设计、产品发布会等,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斗志,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五)校园文化建设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化
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其校园文化氛围不浓,这也是影响高职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些文化的建设都应体现高职的教育理念。第二课堂主要包括学生团体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专题讲座、专业辅修(本专业外所有课堂教学课程的选修),她承担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传播—创新”的任务。
建设学生团体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阵地,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团体的组织和课程的开设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积极地推动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形成。学校各有关部门应正确引导学生组建各种有益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学生团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青年志愿者组织,各种学生团体协会等。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正确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条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拼搏,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强危机感和责任心。另外,应开设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美术、文艺欣赏和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发现校园内师生的闪光点,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学习先进人物的活动。要发现和树立一批在教学、科研、党的建设、教书育人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教师典型及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优秀学生典型。对这些先进典型要进行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深入报道和连续报道。如可以利用“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七一”表彰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五一”表彰“劳动模范”、“双文明个人”,“五四”表彰“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和学年末表彰“三好学生”等的机会,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的本质内涵和精神世界,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勤奋学习,成材报国。
参考文献:
[1]任锦秀,张三继.从传统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强化高校德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蒋夫尔.高职德育如何提高实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5,(3).
[3]丁波,郑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创新素质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