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写作教学如何解决学生思维片面性问题初探

作者:闫巧苓




  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老师曾以“学习是一种享受”为题进行过一组日记训练。第一天布置这个日记时学生一听就抱怨起来“苦不堪言,还享受什么呀”,魏老师开导学生:“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你觉得它苦,它必然有甜,正因为你烦,所以你必然也会喜欢。认真思考,你们一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果然发现了不少乐趣。第二天,魏老师接着公布日记标题“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生惊讶地说“昨天不是写过了吗?”魏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长期地思考分析。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教学案例,它既是一组日记(作文)训练,更是一组思维训练,它在克服学生思维片面性方面给我们以非常深刻的启示。
  1 教学生一点辩证法。乍一面对“学习是一种享受”这个标题,学生们都在抱怨,都在诉苦,这表明他们只从苦的方面看待学习,思维是片面的。魏老师让学生从乐的、享受的一面去看,这就是教学生把辩证法运用到思考问题的活动中,教学生辩证看事物,多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从训练的结果看,他们看到了苦,更看到了乐,克服了片面性,对于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
  2 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要让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来训练学生语义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是一项要求,更是为语文教育指出的一条求生之路。要克服学生思维片面性就要从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出发,设计训练内容和方式。让鲜活的生活走进语文。让学生运用语文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魏老师的这一组作文训练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是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是学生用目能睹,用耳能闻,用心能感的活生生的生活材料。而且,思维结果的正误还能够用生活的感受(如学习心情的喜与烦)去检验、去指导再思考、去纠正思维活动中存在的错误。这样,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结果是让思维一步步走向正确和全面。否则,把语文和生活割裂开来,不把思维活动放到生活实际中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充分的直面“真”的“实”的问题,也不能获得更好地帮他检验思维结果,并且督促他进一步思考的生活材料,他们的思维活动就可能无所依凭,思维就不能到“真”处运用,受到锻炼,他们所练的就可能是有形无实的劈“空”掌,他们的思维活动必将为无米之炊,劳神苦思又毫无结果。总之,训练时就是要在训练内容和方式上做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
  3 要及时给予具体指导。在训练中,如果老师仅做一个发号司令,安排活动后就冷眼旁观,让学生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遇上稍难的问题,学生就常常会久久陷入“卡壳”状态,觉得茫然无措,甚至思考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那么,思维力的调动就将很困难,教师帮助他们克服思维片面性的愿望也将无从实现,所以要在适当时候给以思考方法的具体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困,让他们能克思维之敌,品尝发现之乐,从而一步步树立思考解疑的信心,并以期由此逐步达到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的境界。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就是要在其“愤”、“悱”之际给以巧妙的启发,让学生在思维曲径中经历一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时,发现并找到力开全面思维之门的钥匙。面对学生的在学习为什么是一种享受这一问题上的卡壳状态,魏老师及时启发学生:“你们最烦什么?”“最烦考试。”学生回答。魏老师告诉学生,那是因为他们站在苦的方面看,若换个角度,从乐的方面看会有话多新的发现。学生照着做,的确发现了许多乐趣,这个说“忙着考试,把烦心事抛开了,心情平静了,这是一种享受。”那个说:“考前时间紧,人人急于复习,注意高度集中了,效率是平时的好几倍。这更是一种享受。”有的说“考好了,同学羡慕,老师表扬,家长奖励……这又是一种享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换位思考、发散思维被启动了,智慧之门被打开了,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描述着考试的美与乐,而且更难得的是,学生由此而能举一反三,去探索学习中预习的享受,听课的享受,答问的享受,笔记的享受,作文的享受……思维不断走向开阔、深入、全面。魏老师这种及时指导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在训练中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求同、求异、对比、发散、聚焦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早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
  4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是人们公认的一条做事规则,在对学牛进行思维训练时,也要注意设定思维训练的梯度,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渐渐步入全面思维的殿堂。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思维的全面性是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思维品质。因此在搞思维训练时要注意持之以恒,不能有一丝一蹴而就的妄想。魏老师的学生之所以对学习有全面的认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其重要原因之一,大概就在于魏老师借日记形式持之以恒地搞思维训练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