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训练
作者:刘在贵
职业学校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职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它不同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办校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实用的高级技工和技师。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业技术学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尤其是实用型人才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资源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趋突出
据人才市场调查显示,应聘的本科生、研究生很多,但企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和技师很难。社会需要人才,企业发展离不开实用型人才的技术支撑。于是出现职教生汪洋求学现象。汪洋2003年从北京某大学成教本科毕业后,先后在北京换了十多份工作,分别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广告公司、演出公司、房地产公司干过,为了能学到一门可以有稳定收入的技术,汪洋日前选择了读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的数控班。据说这个班的学生就业率几乎为100%,大部分在广东和长三角等地就业,有的学生甚至拿到了8000-10000元的高薪。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技工荒的双重背景下,汪洋的选择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这就充分说明了技术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未来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但却不清楚“人才”是多样化的,并非只有“熟读圣贤书”者为人才。一个国家的人才队伍不仅要有科学研究型人才,还要有多种技术开发与应用操作型人才。单纯学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并不是多数,更大量需求的是理论与技术应用结合,“手脑并用”的创新型人才,社会需要少数精英,但光有研究成果,没有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应用人才队伍就转化不成生产力。
正是由于认为“高学历的人是人才”的陈旧人才观作祟,造成鄙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只是解决我国当前多数学生不可能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升学现状,因而在政策导向上造成偏差,漠视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人才观,重树职业教育地位,关键是转变政策制定者、领导层的观念,只有教育领导者真正像重视普通高教一样的重视职业教育,投人足够的人、财、物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在舆论导向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一定能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陈旧思想。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应该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应该大有作为。社会需求技术人才,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呢?为了做好学生的强技工作,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起。
(一)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验、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是对学生进行强技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尤为紧迫。
1.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我校已投入近100万元建设相关实验室、实训室,现建有校内汽修、电焊,机电、计算机等实训室,在教学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提高相应的职业仿真的程度;根据实践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配置新的设备;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2.筹建新的实验实训室。完成系列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适应培养学生的需要,计划在一年内对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完善配套。通过二至三年的时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本专业系列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相关专业的企业的生产组织、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全过程,以及不同企业间的运作模式、开发手段等。还要了解我国要本专业和世界其他大国相关的质量标准等。因此,建设校外的稳定的实训基地是至关重要的。
1.强与已建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现已建立工程局汽修厂、新顺昌汽修厂等五个校外实训基地,前一段时间,学生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工作开展顺利,效果良好。但还要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合作,与之签订共建协议,并在各基地分别聘请1-3名客座教授,进行定期的专题讲座,各实训基地均应达到可随时接受学生顶岗实训的要求。
2.再建6个校外实训基地。从2008年开始,计划每年新建1-2个校外实训基地,到2015年,使总数发展到15个,形成系列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的需要。
3.定期组织学生分层次在各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利用每年寒暑假对每个学生采用分层次,逐步提高的顶岗实习法:第一步,安排一年级学生基础实习,以技术工人身份顶岗实习,掌握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二步,安排参加过基础实习的学生进行提高实习,以工程管理者身份顶岗或跟班实习,要求学生具备管理生产组织、工艺与制造全过程的基本能力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1.组建学生各专业协会。我们已在全校学生中,组建学生各专业协会。广泛吸收学生中的专业爱好者,定期开展活动,如专业文化、各专业国内外动态等讲座,操作表演等,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的专业氛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成立科技创新小组。拟计划在2007年各专业学生中成立一个科技创新小组,让学生结合专业在课外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全力支持,提供设备、场地和适当资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
3.开展各类实践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定期的各专业创作等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热情,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
利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开展技能训练,拓展知识层面、增强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设计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提高类,如计算机专业的网站建设,电子专业的CAD制作,工美专业的雕塑基础,财会专业的财务软件使用等;又有交际类,如演讲与口才,形体训练、现代礼仪等;还有兴趣拓展类,如足球、乒乓球、围棋、吉他等。同时为了确保此项工作规范、严谨和持续稳定开展,学校将课余技能训练活动作为中专生选修课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计算学分,与毕业、就业挂钩,形成完善的评价和考核制度。
鼓励学生参加中专生课余技能训练活动,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景的全面提升,对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作为职业教育,要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就必须想企业之所想,同时也是为自己着想。技能训练是联系企业与学校的纽带,也是办学的根本,必须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