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英语教学激趣“六法”

作者:彭秋燕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与之无关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因此课堂教学中设计几个兴奋点,使整个课堂教学都弥漫着一种轻松、和谐、振奋、饱满的气氛。学生兴奋起来了,注意力就会牢牢地吸引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学得轻松、乐意。
  
  (一)以课堂导入为切入点
  
  课堂导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是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老师要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新课的导人例如直观导入法(图片,幻灯片,实物,多媒体等)、事件导入法、自由交谈导入法、表演导入法、音乐激情法、创设情景法等轮番使用。老师设计导入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此处的兴奋点非常重要。
  
  (二)以提问为切入点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问时,教师要用善意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语气,给学生信心和力量。要善于捕捉“闪光点”,给每个学生品尝成功和尝试的兴奋,无论回答全面与否,正确与否,都要适当的表扬,对回答正确用不同的赞扬语:Oh wow,Hurrah,verygood,hravo,terrific,great,execellent,splendid,wonderful,incredible等,千篇一律的“very good”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敷衍他们不同的赞扬语让学生觉得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则老师面带笑容,用鼓励的语气说:“Nicetry,”或“Never mind,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
  
  (三)以师生换位为切入点
  
  换位教学法即让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在学会备课、教学、设计试卷等一系列环节中,将教师的思维拷贝到自己的头脑中,体验和实践本该属于教师工作环节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运用“换位法”进行教学,就让每个学生都有站起来当“小老师”的机会,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激情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角色换位的心理,老师的神秘感走远了,师生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融洽了、民主了,课堂中换位教学顺应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途径。
  
  (四)以竞争性游戏为切入点
  
  游戏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比如在让学生写出我们周围的Pollution时,我让他们分成两大组,两组同学轮流上黑板写,组内重复写的都无效,写得多的组获胜。全体学生都必奋起来,学生不但注意前面的同学写了什么,而且积极讨论、思考,争取与众不同,其中一个同学写出了dead body pollution,笔者也表扬了他的独创性。
  
  (五)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
  
  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了条件。它能通过变化多样的演示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新课标2册The Olympic-Games时。笔者播放了中国申奥成功和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决赛的精彩瞬间,学生看得热血沸腾,掌声雷鸣,纷纷表示要为明年的奥运会学好英语。
  
  (六)以其他教学手段为切入点
  
  如自制教具、直观教学、情景教学、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唱歌等。教学手段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变化,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兴奋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无意地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创设多种兴奋点,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兴奋点”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只有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教学中不断涌现的“兴奋点”,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以拓展,课堂上才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