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浅谈老师的课堂表情

作者:秦 静




  舞台艺术非常讲究感情的表达,要求表演生动有光彩,能深切感人,也即所谓的“入情”。小“入情”的表演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更不能感动别人。如果表演时只考虑到技术上的表现技巧,那表演的效果一定是平淡无味的,人们常形容这种表演像一杯“白开水”。课堂教学犹如一个小的舞台表演,老师作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人物,也应注重情感的表达,学生最害怕的是整天板着脸、面无表情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关于老师课堂表情的两个案例
  
  案例1、某班学生经常上书校长室,要求更换其语文老师,学校领导对此较为重视,组织人员跟班听课。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觉得该老师课上得还可以,责任心也不错,不知学生为何不满意?后召集该班代表座谈,小少学生尖锐地指出:“我们最不愿意看她那一张’死人脸’。”
  案例2、有一次,学校教务处对部分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某班学生对数学老师的满意度较差,在看了“我最想对数学老师所说的心理话”之后,找到了学生不满意的原因——这位老师上课时面无表情。学生的原话大致有:“我不知道在数学老师的心目中有没有‘微笑’这个词?”。“有时我也想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可一看到数学老师的那张脸,顿时兴趣全无!”。“我不知道为什么数学老师一走进课堂就没有了笑脸?这让我们挺难受的。”……
  为了弄清楚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你认为在平时的课堂上最关注老师的( )。A、语言B、板书C、表情D、其他。结果统计表明,选择“表情”的占72.5%。由此可见。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老师课堂表情的运用艺术
  
  古人总结了人的情感有“七情”,这七情一般是指“喜、怒、哀、乐、爱、恶、惧”,而舞台艺术的情感远非这七种思想情感,有资料指出,人的面部所能呈现的不同表情状态近高达25万余种。既然有这么多的表情状态,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运用好这一资源。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表情艺术的常用技巧有如下几点:
  1、自然和蔼的平常表情。教师平常基本的、稳定的面部表情应做到和蔼、开朗、热情、微笑,这样能够启动学生心扉,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2、真实热情的变化表情在教学过程之中,有很多问题,老师不知已经教过多少遍了,对老师来说已经兴奋不起来了,但是,老师不应该流露出厌烦的表情,仍应是热情奔放、真实而灵活的,表情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如遇到新的问题,仍要表现出兴趣;当你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时,可以紧锁眉目,要装出苦恼和表现出深思的神情:当你听到学生新的想法时,要两眼放光,表现出赞赏的神情;当你和学生一道解决了问题时,你可以松开眉头,让它散发出成功的喜悦。
  3、自信智慧的传神眼目。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黑格尔也说:“不但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情况中的千变万化,全部要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正因为如此,经验丰富的老师非常善于利用传神的眼目来表达感情。首先,老师一上讲台就应以热情友善、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神告诉学生你是满怀信心来上这节课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眼神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老师的目光应将全班学生置于自己的眼下,使他们都感觉到老师的重视与关注 对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的学生要投以赞许的目光,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要及时投以制止的目光,对抢答问题较多却常致错的学生可投以使其保持冷静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应投以鼓励的目光等。
  当然,表情艺术的运用技巧远不止这些,但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并用心地进行真情实感的、自然协调的创造,其课堂教学就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