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 梅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1、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成就动机的核心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把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为教育的前设目的,使学习成为“努力——成功——再努力——再成功”的良性循环。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才能真正感觉心理上的愉悦,并发现自我的潜力,进而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2、对学生抱以良好的期待。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已证明,教师的期待是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有力措施。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面向全体同学,同时要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教师的期待是真诚的,而且会积极努力实现教师的期待:
3、为学生设立适当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设立目标,设立目标时要注意:第一,目标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第二,目标要定期,并定期进行达标检测。第三,目标要具体,尽量做到量化,便于检验与衡量。另外,也可让学生自己设立目标。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经常会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提出归因问题。归因有积极、消极两方面,对于成就动机存在着正向、负向两种作用。具体来讲,若学生将其成功归因于可自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因素),就可体验到成功和增强自信心:若学生将失败归于不可自控的和稳定的原因(如能力因素),则会丧失信心。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教会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学会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第二,直观教学,把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拿到实践课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第三,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的获得。第四,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远程教育、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中国教科网,进行网上学习,共享世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三)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
1、教会学生以理性情绪代替非理性情绪。对于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某些荒诞、幼稚的想法。因此,注意纠正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代之以正确的观念是保持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hert Ellis)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RET),其主要目的就是除去非理性的不合理信念,以正确的信念取代谬误的信念。
2、教会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情绪一经产生并达到一定强度时,人便处于一种困扰状态,如果不加以宣泄,长期下去就会引起生理或心理疾病,,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人又不能随意发泄情绪。作为教师,要教会他们使用正确方法宣泄情绪,如找知心朋友吐露心中的烦恼、听音乐、看电影、写书法、郊游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必需的。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训喻、自我规划、自我记录、自我调整。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行为,接受挫折、分析挫折、战胜挫折,并进行行为记录和评价。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对自身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完成预定目标、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充满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能够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克服困难。自信心的强弱与自身所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次数直接相关,若一个人连续遭受失败,便会渐渐失去自信,变得胆怯甚至自卑。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
以上从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几方面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若干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当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仅受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遗传、家庭、人际交往、个体认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关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课题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使学生自觉地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