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职业教育更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作者:丁一鸣

共同努力,把关键能力培养融合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其结果表现在学生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具体方式有:
  1、灌输关键能力理念,培养关键能力意识。学习一项知识,首先要有所认识,才会有学习的愿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首先要给学生灌输对关键能力的认识,讲述关键能力的内涵,培养关键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关键能力、
  2、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通过教学改革,变满堂灌的教学法为以问题为纽带,启发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课堂互动,增加课堂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关键能力。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实用性特点,教学中过于热衷于学生考取各种技能等级,而人文素质状况堪忧。具体表现为人文知识贫乏,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类的共同财富,表现出相当的幼稚和无知。有的书本知识多而生活常识少,举止不文明,社会公德差,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也有的自卑情绪较浓,竞争意识、进取心差。所以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职业领域得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从爱国主义、礼仪修养、治学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教育等方面培养关键能力。
  4、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日常管理入手,培养学生勤勉、敬业、守纪、公正的观念。守纪、守信是用人单位对就职者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基础。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引进班级辅导员助理制度,让学生参与管理,加强了管理力度,提高了学生意志力等关键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关键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培养学生合作组织能力等关键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校运动会、文艺汇演、慈善募捐、校园拍卖会等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进取心,提高组织合作能力。
  6、组建团队,实施自我管理,培养关键能力。团队是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大到跨国公司,小到家庭作坊都是由几个不同的个体合作分工形成团队,团队精神是德国职业教育所推崇的,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障。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沿用团队管理模式,增强团队意识。各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团队形式进行成绩考核,纪律管理。
  7、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检验关键能力,以此推动能力培养,学校要尽可能的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接触社会。我校曾组织承担在我市举行的国际定向运动会的接待工作,有二十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高涨,积极准备英语对话,平时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参加进来,反复练习。在接待活动中基本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遇到听不懂的,边查字典边接待服务,培养了社交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专业技能的运用技巧。同时也得到了组委会的好评: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结合现实任务进行发现式学习,也是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这里的现实任务是企业生产岗位的任务,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客观要求,教师从中提出典型的任务让学生自行想办法完成,培养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让学生完成一次去仓库领料的工作。首先要学生确定工作任务的性质,从什么部门领取,用于什么地方,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转移;其次要了解必要的信息,领取物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还有领取物料的完备手续:开具领料单,找相应领导审批;最后提取物料后还需要进行验收,签单,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现实任务是与社会责任,义务直接相关的。完成一次现实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性,思维的广泛性及社交能力的作用,是校内训练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更新周期在缩短。谁能在职业生涯中得到一把走向成功的钥匙,谁就能打开生活的成功之门,这把真正的钥匙就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没有专门的形式和方法,应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学校的日常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主要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