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作者:王 渤
[关键词]哈姆雷特 内涵 成因
自哈姆雷特诞生以来,不同的时期对于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阐释。人们对于他的研究也早已超出了文学评论的领域,拓展到了社会学、心理学、人格学等各个层面,这说明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试图将这一形象置身于具体作品中,从时代、作者、环境以及人物的相对独立性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其丰富内涵的成因,从而尽可能地走近这一文学形象,比较客观真实地去把握他。
一、时代的烙印
哈姆雷特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有三个鲜明的时代特色,都可以从哈姆雷特身上得到反映。
1.自我意识的觉醒。中世纪将人看成没有任何能动性的奴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增多,人们对自身的本质和地位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哈姆雷特正是在 “ 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人是怎样一件特殊的造物?)的追问中,陷入了对人的本质的思索。
2.理性代替信仰。中世纪的宗教力量对暂时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不可能永远蒙蔽人们的双眼。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科技的发展以及对真理的向往,理性势必会代替信仰,暂时统一的“心灵场”也势必会遭到破坏,从而丧失心灵的栖息地。 哈姆雷特就是因为缺乏信仰而心灵无所依托,因为过于理性而陷入了思想的迷雾的。
3.观察与思考,怀疑与探索的并存。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神学体系已不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而新思想尚不能完满地解释这个时代。观察与思考、怀疑与探索的并存成为这个时代的又一特征。这既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是哈姆雷特的性格品质。这些品质使哈姆雷特成了一个内燃似的人物,在不断地观察与思考中,他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细密,同时在不断的怀疑和探索中,他也陷入了迷惘。
二、作者自身的影响
作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一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自身素质的一种反映。莎士比亚的诗人才情和哲学思想在哈姆雷特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1.独一无二的自然诗人。莎士比亚被视为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诗人,哈姆雷特身上无疑也继承了他的这种诗情,与其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复仇的王子,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忧郁的诗人,他的炽热与敏感,犹豫与迷茫,孤独与自尊,充满才气而又远离现实,完全是一个诗人应具有的品质。大量充满诗意的语句和多种意象的运用也增加了作品的朦胧、隐晦,使得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2.充满思辨性的哲学思想。我们对莎士比亚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用某一主义、某一派别去牵强附会地阐释。莎士比亚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这缘于这个复杂的时代和莎士比亚复杂的自身素质。
莎士比亚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在哈姆雷特身上体现的呢?以下从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三个方面作一个分析。
(1)自然观。自然观就是对自然规律总的了解与认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自然的接近,人们产生了惊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式的人物,他的这种品质在哈姆雷特身上也有所体现。除了真正科学的萌芽外,魔术、巫术、占星术、炼丹术等伪科学的存在,使这一时期充斥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气氛,莎士比亚明显受到了这种气氛的影响,从剧中哈姆雷特父王鬼魂的出现,以及面对正在祈祷的叔父,哈姆雷特行动的迟疑(杀死正在祈祷的人,他的灵魂会进天堂)都可以看出来。我们可以把莎士比亚的自然观定位成不太成熟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莎士比亚对旧的神学观产生了怀疑,新的自然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正处于一种困惑迷惘的状态中,这也可以视为是哈姆雷特的自然观。
(2)历史观。历史观,又称为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总的观点和看法。莎士比亚所信奉的人文主义历史观,归根到底是一种唯心史观。这种历史观必然导致英雄史观和天才论,把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对立起来,哈姆雷特在知道了自己的复仇任务之后,仍然不肯行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内心深处是反对用暴力方式来解决矛盾的,他想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他个人英雄主义的梦想。
(3)伦理观。伦理观是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以及对客观事物和人本身进行价值判断的社会观念。莎士比亚伦理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强调现世生活的价值到表现人性中“恶”的成分,再到以牺牲自己来获得道义上的胜利。这一伦理思想在哈姆雷特身上也可以得到应证,哈姆雷特一生经历了从快乐王子——忧郁王子——延宕王子——复仇王子的悲剧命运。
三、环境因素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发展的客观根据。一个典型人物的形成和他所处的典型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往往置身于强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了一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性格,从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大环境来看,哈姆雷特处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特殊时代,身上无疑留有这个时代的特征。环境的突变使哈姆雷特的心绪被打乱了,产生了一种无所依托的断裂感,他陷入了一种忧郁、迷惘、近乎疯颠的状态,这也是哈姆雷特性格中最为复杂丰富的地方。
四、人物的相对独立性
一个文学人物的产生,并不完全受制于作者,当人物成熟起来时,可能会和作者的意图发生冲突,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以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人物的相对独立性会赋于作品作家不曾明确的意识,增加作品的内涵。这也是哈姆雷特具有丰富内涵的原因之一。哈姆雷特一经产生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行为应符合其性格发展的逻辑,我们不能人为地去拔高或贬低他。从上述可见,对于一个文学人物的分析既不能囿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樊篱,也不能受制于作家的名声地位,而是应该抱着全面的、联系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走近他。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伯斯.莎士比亚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舍勒.论悲剧性现象(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