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对高职院校二课堂活动的若干思考

作者:马 锋 叶伟江 张荣路




  对于任何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而言,都应该包含“一个前提、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充分的人文修养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用型技能为中心。如果把学校教育行为进行狭义的划分,通常我们把实现专业实用技能的培养称为第一课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称为第二课堂。当然两者其实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混合体。我们不能进行机械的割裂分析,只有对两者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但现实是很多学校对二课堂建设的重视远远跟不上对一课堂的重视,特别是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的要求,我们任重道远。本文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二课堂活动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一)对二课堂建设重要意义的应有认识
  
  1.加强二课堂建设有利于校风、学风的建设。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是师生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学校重要的内在软环境,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学校提高竞争力继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讲,校风、学风主要体现在对学校的认同、纪律观念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但就目前的校风、学风而言,问题比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艺术性以外,大力构建健康、活泼、生动的二课堂活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2.加强二课堂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教育”阶段,而高职院校走在了这个潮流的前列。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对学生专业的要求已经不能再按照原来的精英要求,学生个个应该是专业能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而是在培养目标上对专业的要求应该符合大众教育阶段的现实。由于就业压力以及目前的教育体制,很多来就读的学生的专业志愿并非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它还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和家长对子女的未来职业规划。鉴于此,除了专业教育应该分层次以外,提高学生专业之外的个体综合素质就更为重要。
  
  (二)目前高职院校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积极举办诸如艺术节、技能节等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大型二课堂活动,也经常开展诸如讲座类、竞赛类、展览类、游园类等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活动的形式上来讲,还比较单一;从活动的内容来看,还不够丰富,除了传统的技能节、艺术节、运动会、球类比赛、歌咏比赛、讲座、迎新晚会等以外,好象没有新的突破口;从活动的层次上来讲,还是校园内部的小打小闹,没有一定的品牌和特色;从学生的参与率和反响来看,虽然比先前有进步,但远没有达到在学校教育中应起作用和我们预期的设想。从这点上来看,二课堂活动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和创新。
  造成二课堂活动不能起到教育活动中本该有的作用有很多原因,我把比较直接的几点罗列如下:
  1.学生在二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形成。二课堂活动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二课堂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大家所共识的。但其实作为高职院校特别是五年一贯制的、前三年的高职学生,目前很难承担这个主体角色。同本科院校相比,我们的学生年龄小而且从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行事方法等各方面素质相对落后许多,无法有效进行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实施。还有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参加二课堂活动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或者热衷于考证,认为二课堂活动是可有可无;部分学生沉溺于其他一些活动,如上网,看小说、恋爱,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二课堂活动;还有本身我们以往的二课堂活动不够鲜活生动,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等。
  2.教师在二课堂活动的引导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很多教师认为,学校的二课堂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配角,教师只要简单的指导就可以了。缺少教师的积极引导,很多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很难有真正的效果。教师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二课堂活动的另一主体,如果不改变认识,我们的二课堂活动很难真正形成系统,归于高雅,也就难以贴近学生,影响学生,取得效果。
  3.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体系。二课堂活动要成规模,上层次,有特色,靠想到什么做什么的做法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靠健全的运行机制。二课堂活动其实是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积极引导、学校制度规范三位一体的模式。所以学校应该健全有关二课堂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包括二课堂活动的计划、开展、指导、资金、奖励、人员等环节的方方面面,把二课堂活动纳入一个到像教学活动那样的严密体系内。
  4.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的困难。各类高职院校由于专业方向明确,所以经费很大程度上偏向于实验室、实训场地等教学环节的投入,二课堂活动场所紧缺,这也影响了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和改进二课堂活动的举措
  
  1.健全二课堂活动的体制。我们要制定一系列的二课堂活动制度,制度在内容上应该相互配套,在导向上要一致。只有让一个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去保障二课堂活动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各个环节,二课堂活动的层次、效果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也才能在内容、形式上有突破和创新。用制度来保障二课堂活动的科学性、规划性、可行性等。
  2.培养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二课堂活动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二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发挥主体作用。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在二课堂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就尤为关键,可以通过教师的传、帮、带,专家培训、举办讲座、在二课堂活动实践中锻炼等形式积极引导和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少学校的领导、专业教师认为,学校的二课堂活动就是学生业余课外活动。这种观念需要改正,特别是在强调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二课堂活动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引导,是很难正常开展的。所以我们要发挥教师在二课堂活动中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很多专业老师的参与。
  4.增加二课堂的的投入。二课堂相对与一课堂而言,活动的场所、形式、设备等要求更加多样,那就要求学校对二课堂活动需要一定的投入。但目前很多高职业院校可以对教学设备投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但对于学生二课堂活动的投入相对较少,有的还抱着能凑就凑、能省就省的态度。这样肯定影响学校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投入,一个学校不可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二课堂活动氛围。
  5.开展层次性、针对性较强的各类二课堂活动。新形势下,不论是一课堂教学活动还是二课堂活动,或是针对整个班级、系部等展开的群体性活动,效果越来越差,这个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我们的学生在态度、积极性等方面比以往的学生退步了。信息社会里,我们的学生所接受的信息远远多于以前的学生,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个性化指导方面向我们的学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意识更加明显。所以二课堂活动还必须注意层次性、针对性,让性格不同、爱好迥异甚至智力参差不齐的各类学生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内充分得到发展。
  6.加强二课堂活动的对外联系。闭门造车永远是行不通的,在二课堂活动建设中也需要多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没有交流、沟通就无法取长补短,也就少了创新的思路。所以我们应该多请外面的同行、专家来校交流,多到兄弟院校甚至国外高职学校去交流,观摩访问,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