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在细微处营造和谐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作者:李俊兴
强化“做人”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由家庭扩展到学校,继而扩展到社会;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营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因而,可以制定相应的内容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1.培育亲情感。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填表册时对着父母出生年月一栏呆想,还有些学生看不起没有知识、没有金钱或没有地位的父母。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可以开展诸如“爸爸,我为您过生日”、“妈妈您辛苦了” 的方式等主题活动;也可以讲述古代“敬孝父母”的亲情故事与当代“报大养育之恩”的献爱心事迹,让学生去注意观察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和为他们付出的无私的爱,以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和沟建和谐的亲情关系。
2、培养责任意识 。学校作为育人之地和负有“人民灵魂工程师”称号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因此,在思想品德方面应增加“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的内容。责任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让他们明白道理,更要让学生参加管理工作,注重实习环境保护、设备保养维护,做好校园卫生,开展捐资助学献爱心的集体活动来培养,让他们在各种劳动和活动中承担责任,敢作敢为,克服缺点,并建立施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和主人翁意识。
3.挫折激励。现在的学生过的是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少了磨难,多了脆弱、任性、娇气。一遇上困难挫折,就丧气失望,打退堂鼓,不敢面对现实。更有甚者,离家出走,轻身自杀以求解脱。因此,挫折教育应该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必修课,渗透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开展一些诸如军训、社会实践、生活磨炼、体能训炼、操作实习磨炼等活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向厄运挑战;同时采取忧患激励,如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十分辛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微笑和勇气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挫折。
4.培育创新勇气。不满足现状是成功成才的必要条件,幻想是创造的源泉;而自甘平庸,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没有骨气是人生的大敌。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满足于现有和现成的知识;要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摆脱“出头的椽子朽的早”的旧观念的束缚,对新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望盛的求知欲;要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识。对学生的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要先予以肯定和鼓励,后共同探讨。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意思。只有这样,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才能出现,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5.培养协作意识。竞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自身能力,促进个人、团体乃至国家民族进步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没有竞争,社会就没有发展。但一味强调竞争、争强,而忽视协作教育,同样会造成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猜疑嫉妒和仇视他人的心理误区,养成极端个人主义,阻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通过设置情境、观看电影、查阅资料等方法,宏扬“航天精神”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完成不了巨大的系统工程。未来的国际竞争,又要善于协作、凝聚力量,才能与狼共舞。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能胡闹、蛮干、瞎闯,要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只有把自己融汇入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洪流中,个人的才智才华方能有充分施展的空间。
6.培养自律能力。拿破仑曾说过:“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来左右它。”可见,自制自律是孩子将来独立于世的一种基本能力。而现在的学生自制能力普遍较差,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缺乏诚实、行动。在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没有自制力的人我行我素,必将行成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性格。而且有较强自制能力,就能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见别人取得成绩,不自卑、不嫉妒、不吹棒,而是平等相待、平常相待。
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