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谈中职财会毕业生教学与实习的衔接问题

作者:林宝凤




  [摘 要]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教学与实习的衔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职财会教学。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有多种,会计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宝贵实习时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实习作为就业前“实战演习”的平台,将教学与实习进行有效的衔接。
  [关键词]会计教学 实习
  
  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近年来提出的“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等,都是为了加强中职学校要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学制都变为前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目前摆在中职学样会计专业面前的难题是第三年会计教学与实习如何衔接?本文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甚至还来不及改革课程体系,用两年时间匆忙把几门专业课上完后,急忙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习,第三年的教学内容完全停止,把学生托付给企业或放任自流。对于会计专业,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差,两年校内教学时间紧,许多学校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重视不够。因此,第三年的实习给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会计老师理应抓紧机会,加强校企合作,而不是单纯把学生推给企业,让学生自生自灭,浪费了宝贵的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能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合格的初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就要将第三年的会计教学与顶岗实习衔接起来,并付诸实践。笔者认为,学校不应在第三年把学生完全托给企业,此时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明确的,学习内容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针对会计专业,笔者设计了一套项目补缺实习方案。即让学生带着项目到企业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工作情况,充分利用企业实习资源,专门针对在校内无法接触的实际问题进行逐个击破。
  
  (一)学习任务的布置
  
  在会计专业实习中,学生有一年时间充分熟悉业务,老师应给学生下达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首先,应完成实习当年6月份的一套账,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其中,原始凭证可复印,有条件的也可自行复制。实习结束,要把整套账作为实习成果上交指导老师,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一项指标。除总任务外,教师还要结合实际开列如下一些分任务。
  1.熟悉企业各项业务流程。首先要了解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和业务之间的联系,再对业务的发生及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完成账务处理。在校内的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是孤立地给出一笔笔经济业务或一张张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编制会计分录。学生对于业务流程及单据的传递了解甚少,严重影响到他们毕业后是否具备独立进行会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顶岗实习中熟悉各项会计业务流程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根据所在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各项业务流程图,对货币资金业务流程、材料物资购进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等进行设计。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设计好的各项业务流程图。
  2.纳税申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纳税申报这一环节往往被省略。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积极参与企业的纳税工作。通过纳税申报实践工作,了解纳税申报的方式,纳税申报的程序等,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会计报表及其附表的编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当年6月份的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报表。要求学生了解编制报表的过程及报表中各项数据的来源,了解编表前会计人员必须完成三项基本工作。
  4.练习撰写情况说明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公司基本的财务情况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在实习结束后上交,可锻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为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财会人遇打下的基础。
  5.撰写实习报告。在一年的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可包括一年的实习体会,专业知识的巩固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等。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学生对一年的实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及教训,有得于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
  
  1.小组讨论。基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在顶岗实习中不适宜在同一企业一次安排太多的实习人员,但尽量安排三至五人,组成一个实习小组。实习任务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遇到难题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共同解决。
  2.请教在职会计人员。实习企业中的在职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但他们不是教师,不具备对实习人员很难做到系统的辅导。而实习学生带着项目及学习任务实习,实习目的明确,遇到问题可随时请教身边的在职会计人员,充分利用了实习资源,将会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
  3.教师网上辅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问题,可与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电子邮件、QQ、BBS和MSN等进行在线或非实时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有利于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教师定期检查。实习指导教师应分阶段指导实习,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解答疑难问题等。
  
  (三)会计教学缺失弥补
  
  在校内的会计内容的教学中,即使具备完全仿真的模拟实习,许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会计课堂上仍无法完全解决,造成了会计教学的缺失。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会计人际关系协调等,这些问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有所体会、感受,从而试行解决。指导教师也应在实习中有意识地提高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弥补会计教学内容的缺失。
  1.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中职学校在平时的会计教学中忽略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在一年的实习中,教师要有意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随时发现企业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地方。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所得税核算方法的选用;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及坏账损失的确认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残值率的确定、各项资产减准备计提的金额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方方面面,通过实习了解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2.与银行、税务、投资者、政府等之间和外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感受会计人员与银行、税务等之间的外部人际关系。教师要引导实习学生培养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
  3.会计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会计人员要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主动与领导沟通,使他们掌握会计法,让他们增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与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沟通信息,努力做到工作协调一致。
  4.掌握会计心理学。实习教师要指实习学生学会分析和正视矛盾,不要怕冲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各种会计人际关系进行心理调节。在平时注意了解和掌握会计人员心理规律,以心理学为指导,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财会工作。
  综上所述,会计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宝贵的一年顶岗实习的时间,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把顶岗实习作为就业前“实战演练”的平台。让第三年的会计教学与顶岗实习真正衔接,才能保证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