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综合化研究

作者:谢贵兵 胡丽芳




  [摘 要]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课程,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着手,对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程 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学生”。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应该完全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并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材近年来不断更新变化,但其目标、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需求仍存在矛盾,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课程体系过于偏重理论教育,忽略实际应用导向,课堂教学仍以说教、讲授为主,不太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实施频率较低。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学生们对德育课程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
  另外,德育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以考试分数为主,忽视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和结果,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训练和评价反馈。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这些课程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塑造发挥多大的效果,一旦应试结束,这些知识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却肩负着三年或五年后为企业及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重任。如何教育以及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摆在德育课堂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德育课真正远离说教而富有内涵,必须明确它所肩负的职能。为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革:
  1. 改革德育课程目标。学校德育课程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学生实际,考虑未来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育人规格。
  2.改革德育课程内容。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就是依据总目标,从广义角度上说,确定德育课程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
  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
  与此同时,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在保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一致性的基础上,可对教学内容作出不同幅度的增删。
  3.改革德育课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推行职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传统的教学论认为,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但对德育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首先,职教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德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德育课程要体现知与能的多接口性,情意行的完美统一性。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再次,德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和职业需求,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德育的课程和教材变化并不同步,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障之一。
  换言之,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
  (2)教学内容多元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要求“德育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因此要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使德育内容多元化,以更好地体现“三贴近”的原则。①灵活多变选教材。对于规定的教材要用好,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能力,这是基础和前提,然后主张要活用教材。在授课前,教师集体备课,对教材进行增补或整合。参照大纲,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必讲的,可讲可不讲的,不必讲的。这样一来,学生对重新整合过的课程较感兴趣,教师备课也做到了既突出了重点,又有针对性。②时事材料编教材。现在的职业学生比较关心国内外的新信息、新动态,关注国家的命运,因此,时事进课堂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必然。德育课程与时事热点密切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德育课上的时事学习与探讨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课上的参与性高,说明德育课与时事的结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是德育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好途径。③“职业生涯设计”进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其中一条德育目标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我们所从事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把职业指导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口。在实际操作中,要上好《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这门必修课。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引导学生确立人生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落实、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让学生既能真实地认识自我,又能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夯实基础。④用好“生活”大教材。“生活即教育”,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好身边的“活教材”,这不失为德育的又一内容。笔者认为,最实在、最有效的教育还是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身边的人开始。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同学的可爱,体会父母的纯朴,感受老师的无私,然后交流感想、体味真情。这样的教育活动更易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重视用好身边的创业成功的典型。例如可以整理编辑毕业生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和请已有所成绩的学长回校现身说法。
  (3)教学形式活动化、多样化。如何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德育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①将“研究性学习”引进来。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但他们中许多人是极富表现欲的。作为德育教师,应该善于把握这些心理特点,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做到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②积极推行活动化教学模式。备课时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小节目,如时事发布会、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等。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能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实践证明,在德育课堂中采用灵活的活动方式、形式多样的教学,可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道德认同,内化为道德实践行为,这样才能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4.改革德育课程评价体系。
  德育课作为一门课程总得考核评价,如何考核评价,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评价,直接影响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与深度。笔者认为建立客观、公正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日常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可建立德育学分制,即对学生德育课程活动参与、知识学习、德育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汇总得出德育学分。具体如下:
  德育课程学分构成及操作示意表:
  
  综上所述,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方面同步推进,才能使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凸显出来,实现德育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健康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1]2号).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易晓明.新德育课程观的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5]陈小冬.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6]栾承淘,葛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尝试[DB/OL].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