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赵凤君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校美术教学 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复兴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被忽视,结果导致重模仿轻创造、重功利轻价值、重实用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误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日趋显现。事实证明,这种不均衡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美术人才的需要。现阶段,只有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美术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才能激发他们的艺术情结,才能促进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人文精神与美术教育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入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完善人性,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美术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教育价值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①教学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于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②教学过于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③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中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法,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个性教育。导致学生机械地模仿。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美术教学中,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其次,在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最后,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入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三)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申的具体渗透
1.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文意识。作为教育者,高校美术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认真学习美术教育的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色彩。教师应着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要体现关怀,体现人文素养,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真诚相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接受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潜能。如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可以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尊重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及独特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品格在作品中得以显现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展现出各自的风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3.美术技能技巧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技能的学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的、更主要的还是要靠老师的传授。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比如老师的情绪、状态、动作反映到技术上的笔触、线条、色调、构图,对画面的理解等,都会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作用于心理,化为直接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4.美术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传统的教师主观单向地评价学生的标准和形式,容易造成师生间的冲突与对立,致使学生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要尽量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人情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出发,尊重、理解和保护学生的艺术表现,切忌过高、过难地要求和束缚学生,应在美术活动中及时、适时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启发和肯定,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
5.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体现人文精神。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学科间的桥梁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教师应当以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注意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与整合,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多方位地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力、发展历史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教师不能以单纯学习技能的教学为目的,应当提倡以人文精神为主旨,知识技能为手段,让学生在渗透着人文精神的美术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