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试论前新闻教育的缺失

作者:潘 洁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一些紧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新闻专业泛滥,扩招带来严重的泡沫化和新闻教育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与错位。
  据统计,我国1994年有66个新闻专业点,到2006年一共达到661个专业点,八十年代只有几个学校办新闻教育,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新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农业、体育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也纷纷涌现,目前,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达到3万余人。扩招泡沫化的后果是学生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
  一方面,学生人数迅速膨胀,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11月,全国经核准颁发新版记者证的记者总人数也只有18万余人。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台。媒体数量稳定,近期也不会出现爆炸性发展,意味着媒体人才需求稳定。如此比例之下,新闻专业毕业生必然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就业局面。
  然而,影响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当前新闻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偏差。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新闻院校培养不了。
  
  (一)新闻教育少什么
  
  新闻专业被很多高校认为是一种廉价的教育,投资少,见效快。短期能够招来很多学生,学生多了收费就高了。同时校方又伴随着对新闻本位的轻视,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中文系的老师暑期培训一下就开始带新闻系的课,中文系领导还可兼任新闻系主任。在报考研究生时,新闻学常常成了最好考的学科之一,因此新闻成为很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考研时的首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出的学生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不了解现实的媒体运作,新闻系毕业生教育和实践的脱节,是新闻教育最大的硬伤。具体体现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类课程过于粗放;学术研究肤浅陈旧,与实践脱节。例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新闻系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在操作中,许多新闻不注明消息来源;有的新闻从头到尾每个采访对象都是无单位无职务的“某小姐”、“某先生”,这种不规范做法根本无法保证真实;在写稿的过程中,学生连如何找第三方核实事实都不会。
  新闻系教师对于新闻原则的讲述仅停留在课本上的抽象叙述中,却没能告诉学生们具体的操作与技巧。很多知识都是挂在口头上的概念,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实战操作上的具体训练,哪怕是实例讲述。新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教研到学习都必须联系实践,进行深化和细化。
  这种脱节与新闻师资队伍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新闻专业发展太快,师资力量大部分是从别的专业半途转来,或者直接由新闻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留校担任,从采编一线转为新闻教育行业的极少。师资力量不仅与新闻一线脱节,所用教材更是与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脱节,往往滞后若干年。
  由于以上原因,我国新闻教育的缺失表现在:
  
  1.开设课程不科学。课程设置没有从社会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要求出发进行合理配置,而是从本校本专业的师资实际出发安排课程;没有从社会发展、传媒变革的角度来安排课程,而是沿袭历史流传下来的“经验”抱残守缺。
  
  2.教学手段单调。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要求有足够的专业训练和应用器材,并进行不断地淘汰与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传播技术革命。目前大多数高校囿于多方面原因,对新闻专业投入不够或极少,基本上还是一支粉笔打天下。
  
  3.实习安排缺少层次性。实习应该成为新闻专业学生从入学至毕业都需要进行的强力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当做一件可有可无的任务。
  
  (二)新闻教育需要什么
  
  在媒体单位看来,采编人员掌握新闻实务很重要,但若想后劲足,成为出色的能持续战斗的新闻工作者,却是“功夫在诗外”。学新闻不是仅仅学新闻本身,还要涉及其他知识,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两种东西: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思维。这恰恰是大学应该也能够提供的教育内容。
  
  1.新闻教育应该强调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采编人员如果不懂政治家办报,就会很快被淘汰出局。我国国情与媒体的性质决定了新闻采编必须从政治、政策、全局和社会规律的高度出发向大众提供信息。在校期间,新闻系学生就应该学习中国国情下的宣传规律和政治规律,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并且关心国家大事,时政要闻,逐渐形成对中国国情的真实认识,懂得什么是国家利益。同时,新闻从业者还负有开启思想、引导舆论的责任。人民日报副总编、前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粱衡说:“一个好的记者,同时必然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文化人。新闻的两翼就是政治和文化,如果把新闻比做一个塔,政治和文化一个是顶,一个是底座。”
  
  2.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好具备“杂家”气质,具备广博的知识。采编人员虽然无需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但却需要具备以上的部分素质和气质。现代新闻要求打破行业界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新闻事实的价值或者含金量。新闻稿中要回答的五个“W”和一个“H”,说到底是有关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新闻这个职业归根到底是追求真善美,即还原世界的真相,探索宇宙和人生的规律,解释其意义,从而推动社会和自然的共同进化。新华社副总编辑周树春说:“做新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和冷静的头脑。”遣词造句的能力是皮毛,杂家气质的养成尤其是多学些哲学、逻辑学、数学以及经济学才是职业竞争力所在。
  
  3.要有经营意识。今天,那种只知埋头编稿写稿的编辑记者,那种不懂市场、不问广告和发行的编辑记者已经落伍了。新闻具有商品属性,要切实从读者角度与市场角度考虑问题。现代的新闻传媒已经抛弃了过分理想主义的书生式办报热情和文人式管理模式。
  
  4.要有娴熟的沟通能力。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够与各种人建立良好关系,能够与目标读者保持密切接触,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
  还有学生的身心素质,可能是学校忽视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编辑记者的体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学生体质较差,很难适应连轴转的激烈新闻竞争。当今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有一颗特殊的心脏,它是事业心、责任心、爱心、良心、决心……它还是超级抗压之心,可现实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有的工作不久便承受不了压力,动辄跳槽,有的要去看心理医生。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教学质量,高校应该重视起来,而不要以为那只是学生自己的事。
  
  (三)对新闻教育的建议
  
  我国新闻教育应根据当前新闻媒体的发展及需求来培养人才:
  
  1.注重师资力量的合理结构。新闻系教师不一定强调学历学位,而应强调这些教师必须要有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他们应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从事过长期的实际工作,且都是有业绩的新闻人士。
  
  2.课程设置更符合用人单位及社会需求。学科应强调深度、广度和侧重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新闻理论、历史、哲学、社会学和文学基础,力争做到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的结合。从深层次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从实践角度培养学生的新闻技能。大众媒体需要的是杂家,知识面一定要宽广,这对采访与写作也大有帮助。
  
  3.高度注重实习与社会锻炼。新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采、写、编评、播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校教育和业界要求接轨。有些新闻院系采取和传媒界联合办学的路子。既方便了在校学生实习,又为媒体及时输入了符合媒体要求的优秀人才,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4.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已不再严格区分。外语能力以及全球化的思维能力和全球化的新闻观,这是媒体竞争力的体现。
  
  5.良好的体魄与思维创新能力。传媒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技术急剧变革的时期,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技术能力上,都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体魄与思维创新能力,适应传媒的竞争与变革。
  虽然,当前新闻教育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但我国高速发展的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带动了一大批新闻从业人员的成长。从人才储备的角度出发,他们必然会将新闻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反馈给学校,带动新闻教育的发展。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的确要靠高校和媒体单位共同携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