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作者:黄志茹 杨 莉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地球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小小的村落,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本族语对某词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中造成跨文化使用失误,形成了跨文化交际障碍,影响正常交流,已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让学生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并反过来加深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意识。
  
  (一)文化与语言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人们对教学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存在着模糊认识:一是认为英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掌握量等;二是认为教学内容中文化教育无从谈起,只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自然而然地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造成了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现象。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受文化影响必然会打上民族政治、历史、文化、习俗方面的深厚烙印。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语用失误主要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不对应,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比喻和联想也不同,尤以几个方面最有代表性。
  1.动物词汇。中国人对“龙”(dragon)具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图腾,并一向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倍感自豪;然而西方人却没有对龙的这份情感,他们认为龙是一种能吞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用来指人常含贬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杜鹃鸟是“悲伤、凄切、哀愁”的象征;对英美人来说,并不是具有这种固定的悲剧模式。有趣的是,英文cuckoo(杜鹃)既可以象征快乐,也可以表达悲伤。在中国,狗是一种贬义的词汇,而在英语中,狗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2.颜色词汇。颜色作为文化词语的一部分,也是颇具特色,蕴含着丰富的联想意义。由于不同的民族气氛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即使对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映和不同的意义联想,具有巧妙的用法和文化的内涵,耐人寻味。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欢乐、成功、光明。而西方人则视红色为危险、鲜血和死亡。西方新娘的白色婚纱象征纯洁、美丽和高尚,黄色在中国一向是尊贵的颜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皇室专用,而英民族则无此意义。
  3.数字。西方人最忌讳的是数字是“13”,因为《最后的晚餐》中第13人是叛徒犹大;而中国人忌讳“4”(谐音“死”),而喜欢“6”(顺利)和“8”(谐音“发”)。
  4.交际风格。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受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差异甚大。中国文化素来崇尚谦逊、礼让、强调集体,而西方人推崇进取精神,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往往表示关心或者最起码不会让对方不舒服。而英国人则比较忌讳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较反感,认为涉及到个人隐私。
  
  (三)认识英语文化差异教学的途径
  
  通过课文学习或课外阅读,接触和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当代社会的文化意义介绍,以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文化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将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归纳总结,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正迁移作用。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英汉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文化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者唯有对中西文化差异有相当了解,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运用正确得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胡问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