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作者:邬海燕 袁玉涛 李利伟




  [摘 要] 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摆脱旧的教学思想束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本、三化、五性”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研究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造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概括出四个基本特征即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本、三化、五性”的素质教育模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一本、三化、五性”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1.“一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之根本。
  着眼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2.“三化”:教学模式科学化、教学管理规范化、课外活动多样化。
  教育模式科学化:教学过程中,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教学管理规范化: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方法,要用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
  课外活动多样化: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能面向全体同学,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五性”:方向性、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全体性。
  “五性”:评价“一本、三化”的理论依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的原则。第一,把握方向性,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突出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坚持全面性,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四,注重基础性,必须做到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第五,体现全体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二)实施“一本、三化、五性”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握教育规律,着眼于使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要由身体发展教育转向身心素质教育,由重技能传授向培养体育能力转变,由共性教育向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加强健身、健心等理论的传授,突出体育的愉悦身心功能,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和激励。
  2.转变教育目标、更新教材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转变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个性,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改变,选择以健身体育、终身体育为中心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为中心”转移,将“技能论”、“体质论”、“娱乐论”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3.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全面意识、重视个性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每一堂课的时间表及教学内容、环节,力求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在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的过程中把握时机,抓住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育体与育心共同发展;重视教学中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美的素材,让学生体验体育美,在体育美的熏陶下,产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美学素质。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中的独立人格。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学生积极去吸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发展与提高。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与评价,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合作学习,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结语。
  近年来,围绕“一本、三化、五性”进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方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革,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才能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淑云.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8,(9):45~47.
  [2] 钱春旭.论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1999,(2):30~31.
  [3] 陶西平.素质教育与当前的教育发展和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1):3~4.
  [4] 袁玉涛.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