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对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
作者:孙晓云
[关键词]专业课 基础课 职业针对性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伴随着体制改革和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但应该看到,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职教育的外部和内部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第一,专业的职业针对性不强。职业针对性不强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二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内在不同层次的需要。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一般较强调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十分准确,常常偏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表现为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既没有培养出高精尖的技术人才,也没有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不足。从理论上讲,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应该比普通院校的学生多,但事实上由于高职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一种口号,没有落到实处。社会实践的不足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不利于教学。理论性的知识教学固然重要,技能性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而后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完成的,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实践教学,依赖于实践中的探索和应用,依赖于实践经验的丰富和提升。其次,不利于人才的终身发展与自主发展。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实践教学的缺失和不足,已经给技术人才的终生发展和自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终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技能。再次,学生实践环节不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现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而且直接影响职业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进一步看,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与经济建设的需要相契合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推进整个高职教育教育改革工作。专业教改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技术应用型模式,而非学术研究型模式;应该是和社会紧密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出行业或地方的特色,而不应是千人一面。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其本身还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而不应建立在某一种偶然的短暂存在的外部力量上。专业建设一要有鲜明的行业背景,要有有效的产学结合作支撑;二要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三要改变唯知识质量观,树立技术应用能力质量观,这是深化高职改革的一个关口,也是世界其他国家高职教育非常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
(二)从基础课设置看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从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忽视基础课的教学。虽然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到一种具体技能的同时,学到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呢?基础课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是高职教育也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规律性,即使抓住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基本要素,以知识作为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以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在表现形态,以深层次的素质提高作为终极目标。高职也应该加强人文教育,体现出文化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增加有特色的人文课程,逐步改变过去专业设置过分市场化、实用化的倾向,为文理渗透、促使复合型人才的产生奠定基础。
第二,在基础课教学中脱离实际。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能够考上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比率微乎其微,他们直接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对于有能力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采取引导与鼓励相结合的政策,为其学习指引方法,提供帮助,但不能一叶障目、因小失大,应全盘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味的强调让学生都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并不可取。
总之,作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既应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性,又要有其特殊性,专业课和基础课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高职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甚至包括研究生,这样高职就真正是在走自己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