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钳工实习教学初探

作者:席 红




  [摘 要]钳工实习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操作技能和技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创新教育角度对钳工实习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钳工 实习教学 教学质量 创新教育
  
  钳工实习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中级钳工操作技能、技巧的课程,也是技工学校工科类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技能训练,培养一技之长。不少学生对钳工实习认识不足,如果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不重视钳工技能操作,意志力又不强,就容易出错,很难准确掌握要领,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导致厌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钳工实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不断进取、发展的素质,这才是当今教育的本质,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
  
  (一)设疑激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智能。
  
  在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锯削技能训练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使学生掌握锯削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怎样根据不同形状物件及精度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和确定加工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步骤,学生照着做,这种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潜能的开拓。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启发设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智能的空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锉配课题的练习中,对于封闭型工件中空部分的加工,在教学中首先提出各种疑问,让学生分析思考并解答这些问题:(1)在加工中,去除中空部分的余料的工艺方法有哪些?(2)应根据什么因素来确定加工工艺的方法?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提出见解的机会,学生经过自身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兴趣,开发了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并且把各种问题不断深化,最后要作出归纳总结,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在锉削练习中,对于零件加工尺寸控制,学生难以掌握,经常出现尺寸超差的现象。为解决难点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设疑式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简列如下:(1)通过入门指导,启发学生思路:在教学中,把控制工件尺寸精度的锉削技能进行分解优化,并引出概念和公式来进行分析讲解;(2)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疑训练:比如:如何测出自己在锉削时的锉削平均值。在提出上述疑问时,教师不作具体解答,而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答案,这样有利于使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相融合;(3)在训练中分析疑问,给学生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训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起主导作用。比如,在探索积累锉削余量的利用时,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对学生作思路的讲解;当工件加工余量较大时,利用积累锉削余量规律,尽量减少测量次数,以提高工效,当进入细锉时,应相应增加测量次数,这时,每次积累锉削余量要相应减少,防止工件尺寸超差,经过教师的集中指导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总思路。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个体能力的差异,作不同方法的个别指导。如在进入细锉和将要进入公差带上限时,应如何确定细锉余量和控制临界余量,防止尺寸超差,因每位学生的个体能力不同,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同一个答案,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在巡回指导中分别作出指导。
  通过实践证明,用上述方法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锉削的技能、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培训重要任务之一,而技工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革新能力,而钳工实习操作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素材。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机床维修部分内容时,故障排除的过程就蕴涵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修理过程中,要结合对失效零件的分析,决定某些结构或零件是否需要改进,使学生认识到设备修理的任务不仅是恢复原有的性能和精度,关键要结合修理和改进设备结构;改善设备性能。比如,把C615车床增加自动刀具、夹具和检测控制装置,使旧机床成为半自动化的单工序机床。增加数控系统,变普通设备为简易数控设备等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判定、生产组织等综合能力。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地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精神,突出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富根.钳工实习教学的三到位[J].现代技能开发.2003,(5):62~63.
  [2] 刘胜贤.浅谈钳工实习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