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作者:申增寿




  [摘 要]军队院校该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当前军事斗争形式的需要和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应体现在那些方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又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一)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不难看到旧的教学体系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培养模式单一,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过死、教学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及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弊端。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仅注重于知识的传播,把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极大地限制了人才创造能力的发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并趋于完善,这些矛盾日趋尖锐,军队院校教育更是存在指挥与技术分离的弊端,难以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主动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未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对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高军政素质的现代军事指挥人才,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反映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
  
  (二)深化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上。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指挥人才,对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要求更全面、扎实;现代军事科技等专业基础知识更系统、管用,专门知识和能力的高科技特点更突出。所以军事院校培养的合格人才应该是具有指挥、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平时和战时两套本领的高质量人才。
  1.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实现“两个转变”,即:在教学模式上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培养人才目标上从紧跟型向超前型转变。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有后劲,有潜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改革与探索,不守摊子,向改革要质量、要人才。要围绕“两个转变”,重新定位各级各类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培训规格,修订出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质量标准,完善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材体系,要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2.加大教学知识量。要加大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量,在科学文化课中增加适量的高科技知识,解决学员高科技知识少的间题。加大现代方法论的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谋略水平。提高英语、计算机课的教学地位,使学员达到等级英语水平,打牢自动化指挥的基础。努力奠定学员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潜力。要加大军事科技知识的教学量。首先全军院校要把军事科技知识列入正课,长期坚持下去。要从各级各类指挥军官的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着重使学员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熟悉其对战争和军事行动的影响。要加大部队实际知识的教学量。军校学员,首先应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大学生。作为军人将来要带兵打仗,要了解部队、熟悉部队。初级指挥院校除开设一般的部队组织训练课外,要让学员在校期间实际模仿部队带兵、组织训练等活动,这样,学员的素质才能全面得到提高。
  
  (三)院校改革要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军人还应再增加一项军政素质。素质的核心是做人,素质教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素,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而在能力培养方面,特别强调的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乃至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院校改革要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应本着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与社会、科技、工程实践尤其是军事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主动把教学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联系起来,把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活动与学员的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以前的实验课多为理论课程的一种附属,其内容多是验证性的,也就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改善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现代设计思想、方法的训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另外,应重视“第二课堂”、“创新课堂”的作用,一部分重要的课外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应列入培养计划之内。
  
  (五)从人才培养全局入手走整体优化之路。
  
  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局,妥善处理好军事指挥与工程技术、德智体、教与学、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等方面的关系,精心设计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重新审视和更新教学内容,不求全和细,重视精和新;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门数和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综合化程度;减少课内学时总量,采用CAI等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网上教学,开设自学或讨论课程、研究性课程、创业训练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新技术前沿课题讲座等,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军队院校当前正处于转型期,各个专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改,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教学改革首先应该转变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然后确定适合自身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培养出来的学员必定是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瑞.关于深化我军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J].海军院校教育.
   [2] 卢胜,李傲梅, 张金.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军队院校教学改革[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