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高师音乐教学中现代遭遇传统
作者:秦卫勇
[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学 传统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盛行的“通才教育”思想逐渐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受到重视。“通才教育”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主张进行综合教育,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纠正目前我国音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人才培养目标从重知识、重能力到重素质发展的轨迹反映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变革的过程。
教育部新制定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明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的综合”。通过长期教育和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并证实了音乐作为一种美育学科,不仅主体内容之间,主体与各姊妹艺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_与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也不乏一些关联。
1.音乐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如音乐的各种表现要素之间,各种演唱、演奏技巧之间,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间的联系。
2.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电影电视、音乐与美术等艺术的综合。
3.音乐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如音乐与政治、音乐与文学(诗歌、故事)、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等学科的综合。
4.音乐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如音乐与数学、音乐与电脑、音乐与物理(声学)、音乐与生理、音乐与体育(体操、游戏)等学科的综合。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音乐教学的综合化不仅是我国教改深入发展的一项成果,也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现代教育理念实行通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入WTO以后毕业生求职要求两本多证(硕士、博士本、技术任职资格本及各种获奖证)。综合化教学对高师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音乐的专才,更应该是多门学科的通才。
(二)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信息技术的过渡。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粉笔为书写工具,以黑板为写作载体,以口述为听觉传达方式,在视觉上不够生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教学工具,阻碍了高师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代高师音乐教学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优势,促进信息技术(多媒体,MIDI制作等)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如:高师和声教学,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近乎于“纸上谈兵”,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最终获得的是一些清规戒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高师和声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之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引进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系统,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对某种具体的和声连接,教师可以在讲授其基本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方法、不同的音区,不同的调式调性等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相应的乐谱显示,可以根据自己的听觉和视觉感知对各种连接的音响做出审美判断。同时,不少学生还可以由此受到启发,自行制作歌曲伴奏软件。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的魅力无穷,还能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和科研能力。
(三)传统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整合。
1.教学工具的整合。
一方面,传统高师音乐教学工具是现代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在教学中要尽量保持这些教学工具的创新性,如,加强书法锻炼,保持书写的规范性和字迹的优美;提高演讲艺术;另一方面,要加强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内容与理念的整合。
(1)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教育理念的实现。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践行活动,而非文本知识的学习,而成功的践行活动将促进学生把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作自身要求与渴求。过去我们孤立地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为了获得音乐文本知识甚至不惜以牺牲学生的兴趣为代价。而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又有人把回避知识的传播当作顺应改革的明智之举。这两种情况都对实现“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教育理念买现有不利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予以克服。
(2)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教育理念的实现。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情感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非逻辑性,使得音乐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和深邃。同样的音乐语言,在不同的个体感受中。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映,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是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等的创造性本质,为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发展个性提供了契机。因此,教师不应将音乐知识讲得太死,甚至把艺术规律当作不可逾越的圣条,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个性发挥空间。同时,尽管不同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客观的差异,但只要重视教学过程与万法的科学性,所有的学生都可能在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受益。
(3)传统音乐教育内容与“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力”教育理念的实现。音乐凭借声音的动感造型,使得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感应、诱发联想,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以往的音乐教育对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缺乏应有的关注扩致使这方面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事实上,音乐教育的不同领域,都为体现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价值提供了各种可能:听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联想和独特的理解,通过学习技能表现音乐时对情感和意境的再现所作的艺术创造,综合性艺术表演对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协调与融合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教师应具有音乐创造性发展的价值的自觉潜意识,并将它贯穿于平时的教学过程,着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4)传统音乐教育内容与“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实现。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潮流之中,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但在上世纪工业文明观念的指导下,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受到西方音乐的较大影响,民族文化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我国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又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司时,随着人们对音乐与文化深层关系的认识的日益深入,多元文化的音乐交流也就逐渐显得重要起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种音乐去了解、感受一种文化,从多元音乐文化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丰富文化需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丽娜.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2]高伟.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黄河之声,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