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提高

作者:李志鸿




  [摘要]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的情绪反映模式和身心健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经验和环境对其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社会和学校要创设积极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努力,增强教学效能感。
  [关键词]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计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教师的素质、态度等。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众多影响教师素质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关键之一,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由此,我们把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定义为: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认为不管学生的智力和家庭环境如何,教育都有能力改变学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判断,即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好学生的信念。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通过影响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一)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也影响教师对教学困难的态度。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抱负水平比较高,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投入程度高且持久,乐于进行教育改革,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相反。
  (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教育中更多采取自由、开放、学生本位、发展导向的观点,对有困难的学生持积极的态度,能创造出民主、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对有困难的学生态度十分冷漠,教学方法古板、单调,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管理策略来控制学生的行为,课堂气氛专制、沉闷、死板,缺乏控制教学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影响教师的情绪反映模式。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中信心十足,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既使遇到什么不良刺激或干扰时也能正确的调控自己情绪。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因学生的违纪行为产生较大的焦虑和恐惧,甚至处于一种激怒状态,并影响课堂教学,使之无法正常进行。
  (四)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导致对工作的倦怠。
  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感到付出很大努力却没有成效,时间长了就会对课堂产生了厌倦,对学生缺乏热情,态度冷漠,严重的还出现人格“解体”,甚至想放弃教师的职业。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经验和环境对其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如下:
  (一)社会因素。
  历史的经验早以证明,社会、国家和政府如果能够尊师重教,就会增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否则相反。
  (二)学校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在学校因素中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较大。如果一所学校的制度完整、合理,学校的风气健康,学风浓厚,人际关系和谐,教师的心情会比较舒畅,工作热情较高,信心较足,教学效能感就会增强。相反,学校制度不完善,风气不正,人际关系紧张,勾心斗角,这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内耗掉许多精力,自然降低了教学效能感。
  (三)教师的主观因素。
  外部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的影响是通过教师的内部因素而起作用,所以内部因素才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行为的成败经验,它的影响最大。成功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教学经验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二是替代性经验。教师通过观看、想象与自己能力和水平相近的教师的成败得失,学习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自我判断,获得自我效能感。三是他人的评价和劝说,即教师接受别人对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评价、鼓励或劝说。四是情绪的唤起。紧张、焦虑和烦躁的消极情绪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成功、愉快和幸福等积极情绪会提高人们对自我效能的评价。
  
  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一)从社会方面来讲,要加强外部的强化作用。
  全社会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党和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们尊重的职业,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必然会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二)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注重建立严格的、完整的规章制度,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
  学校领导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教师多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多给予教师鼓励,并正确地评价教师的劳动;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接纳教师的合理意见;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为教师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效能感。
  (三)从教师个人方面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坚持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效能感。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特别快,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能感。
  2.注重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师要注意多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析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和教学艺术,注意向他们学习,并利用所学到的经验来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自信心,增强教学效能感。
  3.进行归因训练,学会积极归因。有的教师常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归为不可控制的而怀疑自己进行教育的能力,或者认为它是稳定的自己不可改变的,从而产生无能感,形成自责、消极的情绪,这会降低教学效能感的。因此教师要参加归因训练,可以采用团体归因训练、给予暗示或指导、观看归因训练录像等形式,学会进行积极、努力的归因,进而促进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4.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之前、中、后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与自信心,进而促进良好教学效能感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16~20.
  [2]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2~79.
  [3]罗晓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研究[J].心理科学,2000,(6):741~742.
  [4]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