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提高职高数学教学实用性的探究

作者:杨建军




  [摘要] 本文剖析职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究数学教学实用性的方法,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生活情境、选取生活素材、加强生活实践、适应专业要求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职高数学 实用性 对策
  
  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为职校生学好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和谋职就业准备必需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近几年来,我校数学教学在如何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感性生活出发,对教学目标的实用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现状分析
  
  1.从学习成绩看,其特点是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的学生数学成绩很差,还有极个别成绩是个位数,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成绩还可以。
  2.从学习习惯看,应该说基本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大多数同学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认真,课后不复习,抄作业现象严重。
  3.从学习能力看,可以说是低下,有些同学不具备最基本的运算技能,连分数的加减也不会,大部分同学没有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从学习目的看,很多同学没有学习目的性,得过且过,已放弃数学学习,认为读职高只学专业课,学习数学没有用处。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职高数学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抓基础,重实用”,更多体现学以致用,以数学无穷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需要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提高数学实用性的教学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性。
  (1)实用性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中要善于钻研、不断创新,根据授课内容创设学生关心的情境,把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引进课堂,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求知的动机和应用意识。
  (2)教师角色的多重转换。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总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模特——他不仅演示正确的开始,也表现失误的开端和“拨乱返正”的思维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教学无所不在,激发起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动力,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良策。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强化感知、激发思维。
  (1)运用问题创设情境。如学习有理指数时,在一个国际象棋棋盘上放一些米粒,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一直到第64格(后面一格的米粒数是前一格的两倍),那么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从而让同学理解用以前的知识来解释是不够的,急于想知道新的知识。
  (2)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如学习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运用多媒体操作就很清晰地看出图象变化规律及异同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在感到枯燥乏味,增强教学效果。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如教学“圆柱的全面积”时,让学生自带一个圆柱体的带盖纸筒,教学时把纸筒展开后,依次算出各个面的面积,然后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出圆柱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选取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提炼出的规律。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规律及学习运用规律。学生的头脑不是盛放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不能只考虑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善于用书本的知识阐述生活中的数学。
  (1)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教学《等比数列》中,我给每一个同学一张纸,9人一组,并对每组学生进行比赛,要求第1个同学对折1次,第2个同学对折2次,第3个同学对折3次……以此类推,讨论对折后纸的层数。根据此要求,然后提出一些问题:A.第5个同学对折后纸的层数?B.第几位同学是256层?C.每组同学总共对折后的层数?在整堂课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在活动地体验和思考中,学生获得了“等比数列的应用”知识和能力。
  (2)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利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银行去收集有关计算存款利息的信息,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很快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学生善于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这本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且他们能在探索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体验成功。
  (3)注重生活化训练。生活化训练是将课堂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技能,使学生学会表达和应用。其遵循了由生活感性到本质(理性),又从理性到实践(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关键过程。其方法是运用已获得知识,去解释或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完《直线与平面》这一节内容后,先让同学们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只有两根绳子,怎样检验一张桌子的四条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当这一问题一提出,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甚至有两个同学唱起了双簧,一位同学说出检验的方法,另一位同学说出理由。
  4.加强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教学《统计初步》时,让学生注意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便感到统计的应用在身边,实用性强,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也可利用寒暑假等较长时间的假期,让学生调查某种商品的进价、售价与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找出函数模型,确定最佳售价和预测利润,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商品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有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题研究,比如买房时是一次性付清好还是分期付款好;剩余资金是放入银行存款还是进行房地产投资等。要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就必须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同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领悟到我们应该怎样去发现,提出、抽象、简化、解决、处理问题的系统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做数学,在做数学中用数学,培养现代数学综合意识。我发现,学生对这类作业感兴趣,完成得也很积极,尽管有的学生做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数学课堂生活化,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将数学知识当作生活的必需来学习来研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5.适应专业要求,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实践数学。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在任何一门学科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至曾有人说,如果一门学科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用数学来表述它,那么这门学科的发展就仍不完善。对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讲,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因此,职高数学教学改革应注意:由于进入职校的学生中,大部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财会、机械、电子电工类行业;而有的行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如旅游业和国际贸易。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则对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集合、数列等重点讲授,而旅游业方面主要侧重点是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只有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强调学以致用,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所接受。小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可拓展、加深数学内容的学习,意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学习能力,为进入上一层学历学习做准备。而对那些一向被传统职业教育所推崇的优势,却正是一些职校毕业生的弱点——由于过分夸大了对学生就业顶岗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基础和文化修养,从而造成了毕业生的适应面窄,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参考文献:
  [1] 林群.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月刊,2005,(9).
  [2] 刘电芝.学习策略.学科教育.
  [3] 鞠锡田.数学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观[J].数学通讯,2005,(3).
  [4] 王芳.文化观念下数学文本的课堂诠释[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4).
  [5] 张剑石.学校教育中的个性与规则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