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中学语文读思仿创教学实验研究

作者:严 红




  [摘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学习是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使学习主体能科学的、有效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的系统工程。它可促进学生自主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心理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适合学生创新学习要求的教学观。
  [关键词] 教学实践 读思仿创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培养21世纪需要的创造人才。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尽管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语文教学中存在多年的“少慢差费”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成了学生学得最厌,社会责难最多,改革呼声最高的一门学科。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读写教学脱节,学生思维陈旧、僵化,课堂不能联系生活,不观察、分析生活现象,表达千人一面。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创造力被语文教学磨灭,扼杀。语文教学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同时阻碍了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2004年9月到2006年1月,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使用,开展了初中语文读思仿创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研究过程
  
  我们以初一⑴班为实验对象。该班各个层次所占比例相当,研究具有普遍性。以入学时与初一⑴班水平接近的初一⑵班作为对照班。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1.明的激趣。向学生明确将要进行的实验研究,让他们了解实验研究的目的,目标,步骤,激发学生渴望尝试,渴望成功的愿望。
  2.优化“读思仿创”教学体系,建立“词句段篇──读思仿创”四步训练模式。“读思仿创”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和认知发展顺序构成读-思-仿-创的训练序列,结合其他教学形式构成较完整的教学体系。
  (1)以读启思。指导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调动情感,流利地读课文。学会各种读的方法;默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情景朗读、夸张朗读、快速朗读,读篇、读段、读句。通过读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和重点有所感悟,然后指导学生按大纲要求进一步鉴赏、思考、解决好“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等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调动想象能力,创造性地理解文章内容,获得思维与情感的双重培养,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圈点、批注,在审美愉悦中产生跃跃欲试的仿造冲动。
  (2)以思促仿。仿是读写一体的契合点,为创新活动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写作技能,是克服学生恐惧作文,无法动手的有效途径。将读思中获得的新的语言材料、写作方法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进行实践体验,初步发挥“例子”的作用,将知识化为能力。仿写可分为:①词语仿用:即用所学的词语构想一个情景“造段”,提高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②仿句:即仿写课文或课文以外读本中精彩的警言、精辟的句子,把握这些句子的形式、特点,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③段落仿写:在学习重点段落之后,选择类似“例子”的素材,模仿例子的写法进行仿写。④仿篇:在全面,深入了解课文之后,从篇章结构的角度进行模仿写作,方法上自由灵活,可仿文章立意、选材、构思、表现手法、开头、结尾等仿写序列由易到难,一般情况下难易齐练,视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
  (3)激励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创新技能是“读思仿创”的重要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①创造课内外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会”而不是“听懂”,注重能力的迁移而不是单纯的理解记忆,逐渐加重创新在教学中的比重,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③以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表达诸方面,定期不定期地开设创新专题讲座,教师通过讲理论和示范,教给学生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通过学习是可以具备的,转变“创新是靠天赋和灵感”的错误认识。④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创新活动,将创新成果录在《集粹本》上,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句、段,也可以是诗歌、散文,可以是命题,也可以是学生自由选材,要求写出真情实感。⑤课前演讲启思促创,上课前安排五分钟演讲或辩论,教师事先指导,临场时教师尽量不干预,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创见。如对“飞蛾扑火”的是非辩论,有的同学说:“飞蛾自不量力,咎由自取”有的同学说:“飞蛾执着追求,为了真理和光明,甘愿粉身碎骨,那不是死亡,生命已升华为真理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习飞蛾的精神。”⑥习作评改多样化。采用教师批改讲评和学生互评互改相结合的方式,评习作以肯定为主,批语中肯,热情洋溢,使学生从中获得信心。
  (4)让课堂激荡生活之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读思仿创”的课内教学、课外训练都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课文的导入联系生活,课文的难点、疑点的解决也尽量借助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概括能力及表现能力。如在感冒多发的季节,老师在教室里熏醋杀菌,这周的《集粹本》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醋文”,经常训练写生活中的随笔,学生自然回感到写作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了。
  
  三、实验成果
  
  1.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读思仿创”的科学训练序列减小了学生读写的难度,学生克服了对阅读写作的恐惧感和厌恶感,掌握了阅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短期内得到了显著的进步。现在全班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对手中的文字材料开始产生了阅读的愿望,并在读的过程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再现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
  2.仿写能把握文章段、篇的精髓。在细节、句式、立意、构思上进行模仿,并能模仿得自然、精妙,不留痕迹。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创新的成分,令人耳目一新。
  3.通过交流与竞争,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热切地关注社会,关注当今中学生发展的特点,他们的目光变得敏锐起来,生活中的细小事情,敏感话题开始也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他们的习作充满了校园生活的气息,反映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悲欢、进取。
  4.在教学中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质疑,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开始学会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并逐步具备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合作和辩论的能力。
  5.与对照班的比较进步明显。
  入校时的能力状况(读思在表中合并为阅读欣赏)
  
  从以上二表可以看出,经过“读思仿创”训练的班级进步非常显著,三个项目的优秀面提高与困难面的减少幅度远远超过对照班。
  另外,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习惯、自信心和行为修养等方面的发展都很好。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学习语文,85%的学生得到了写作创新的成功,被老师肯定。
  
  四、探索一个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训练模式
  
  一年多来,在实践“读思仿创”语文训练模式中,我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与写作能力为目标,其程序以读感知为材料,以仿写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并作为创新的桥梁,最后以创造性地发现、思维、表达为旨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项实验研究对传统的传承式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法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成为学习的探索者、示范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地传授者,以科学的训练序列为学生设计成功的阶梯,此方法很快受到各年级学生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教育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下)[J].人民教育,2001,(10).
  [2] 朱作仁.《小学语文教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李元永.《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J].教师博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