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贫困山区职业教育的三大“难路虎”
作者:吕军林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2所,其中职业学校4所(公办2所、民办2所),英山理工中专是全县职业教育的中心,在校学生现3120人。由于我县职业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在政府统筹、学校管理、学生就业安置等方面尚缺乏经验,群众的认识程度和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职业教育发展体系还很不完善。
(一)外部环境差,招生难。
其一,思想认识滞后。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职业学校就是差生去的地方,职技校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一些企事业单位用人不切合实际,盲目重学历、讲文凭,造成用人的高消费,更刺激了人们追求高学历的心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还抱有一定偏见,不到万不得已,家长通常不会支持孩子上职业学校。即使进了职校,学生也容易产生自卑感。
其二,高考扩招使得大学门槛降低,许多家长不顾家庭和孩子实际,咬咬牙也要上大学,职教招生难上加难。有人认为,读职高没有前途,使得大批学生宁愿盲目外出打工或在家待业。加之,成人职业教育对象的范围狭窄,绝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教育或短期培训。
其三,职教招生市场混乱。许多职、技校为追求办学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降低学生入学条件和收费标准;有的民办职、技校为了和公办职、技校竞争,采取高额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恶性抢夺生源;一些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私立学校也常打着正规院校的招牌,高额“购买生源”,致使正规职技校按正常的招生机制很难招到学生。
其四,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尽管地方政府尽力从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而对于急需大量办学资金的职校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学校有限的收费除少数用于教学、办公正常运转外,其余大部分都花在了招生宣传和建设还贷上,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实训、创办就业基地建设基本无法落实。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普遍面临缺实验设备、无实习基地、无学生公寓、缺优秀教师等问题,有的因改善办学条件而负债累累,举步维艰。
(二)办学机制不活,管理难。
其一,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管理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往往政出多门,各学校培养目标、投入、招生、收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毕业生待遇等不能协调和统一,以致造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甚至出现各类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其二,部分学校办学机制僵化,未能很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学校办学自主权未能充分体现;有的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缺乏与社会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合作,往往是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要人,结果是出口不畅,造成入口不通,办学每况愈下。
其三,受办学体制等因素的限制,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难以突破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的思维定势。由于学校的办学体制制约和办学思路局限,在对在职、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以及回流(就业后技能提高)教育上,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资源。而职业学校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上,形成了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单一教育对象的思维定势,这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其四,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不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要求与职业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的矛盾,许多教师急需“充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三)求实创新不够,就业难。
其一,贫困山区的职业学校大多是由原来的普通中学演变而来的,没有现成的办学经验借鉴,不少学校的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和低效能阶段。由于起步晚,缺乏深层次对办学目标、方向的研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难以落实,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接不上轨,结果是学非所用,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学生还没有出路。有的学校面对高职扩招,为了追求升学率,削弱职业技能训练,淡化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有的学校“利”字当头,招班办点求经济效益,不顾及学生就业与社会反应,更没有考虑自身长足发展。
其二,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影响了职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尽管国家颁布了《职业技术资格条例》,明确规定大中企业不得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务工者,但实际上,正规职技校毕业的“双证生”绝大多数和普通农民工干同样的活拿同样的工资待遇;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显示其拥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企业价值,趁大学生就业难之机,采用特殊优厚待遇招揽本科生、硕士生来填充一般的简单管理或技术岗位,忽视和放弃了地方培养出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有的企业缺乏建立长远的、稳定的员工队伍的用人思想,认为打工者劳工低廉,无负担,抱着“好用就聘,不好用就炒”的用人观念,致使职技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从而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心理负担,致使职技校的办学声誉受到很大打击。
其三,就业准入制度未落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受制于多种因素。我国的教育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管理,而职业资格证书则由劳动、人事部门管理,两者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不存在任何联系,这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分裂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健康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虽两证在手,但由于就业准入制度未落实,也不易就业。
由于受到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给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困难,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低、生源素质低、毕业生就业率低,解决办学经费难、招生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推荐就业难”的“三低四难”的办学困境。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贫困山区职业教育,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大批适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因此,积极发展我县职业教育事业,办好职业学校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