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

作者:程小萍




  [摘要]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构建服务型护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产学研 服务型护理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面向地方辐射全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护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护士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护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通过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努力构建服务型护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以护士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实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开展需求调研。
  目前,我国在岗护理人员中,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护理人才短缺。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护理人员仅达124万多人,平均1000人中只有1.02个护士,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0.43,而经济发达国家平均100人中就有一名护士,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人员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只有充分挖掘职业教育资源,多层次、全方位、优质高效地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大批高级护理人才,才能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护理水平的差距,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工作,对我市护士的数量、质量、结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等需求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护理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严重短缺、需求较大,对护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对我系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们于“十五”期间对孝感市内市、县、乡三级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抽样调查,涉及专业技术人员2684人,其中医生882人,护理人员1035人,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1.17,按通常的医护比1:2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缺口。而且,现有的护理人才中,73%的最终学历为中专,远远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不同需要和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专业人材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是:一是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居民对社区医疗保健的要求;二是随着农村小城镇化的建设,农民对合作医疗事业有新的需求;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养老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对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要求;四是随着高收阶层人数的增加,对家庭护理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五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室内健身、保健、美容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六是;国际上对高级护理专业人材需要的持续增长等。都决定了未来护理专业需求的增长量和需求方向。
  
  (二)继续拓展“一个平台,多个方向”的专业培养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我系近年来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并构建了“一个平台,多个方向”的专业培养模式。即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就业方向选择课程模块,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美容护理”“社区护理”“涉外护理”“急救护理”四个方向的课程内容,并指导学生选择和完成相关教学内容,掌握相应的技能知识。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方面新的需求增长,以及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我们要继续探索专业培养的新方向和完善现代护理专业知识体系和适应技能培训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专业方向要增设“老年护理”、“家庭护理”、“老龄康复”等方向,并在课程模块中适当增加“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健身保健”、“心理咨询”、“健康检查”、“外语特教”、“常见病护理”、“冠心病护理”、“中医推拿针灸”“遗传与优生”“营养与膳食”等内容。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职能和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新的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开放式整体护理管理和整体医学护理服务。护理教育为适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为了改变目前护理教育中医护不分,护理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讲述缺乏、培养学生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我们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培养有较强护理技术应用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改革课程设置,改变传统的护理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把基础课、临床课、人文及社会科学课各占1/3 。压缩理论课学时,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增开选修课 。我们在选修课的开设方面是有待改进落实的,可以将要开设的选修课公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任选几门,然后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组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知识、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2.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护理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护生一毕业就要接触和从事相关工作,因此要对学生强化技能培训,将理论教学与校内实验、实训、医院见习、实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达到这一目标,实验小组一定不能人数过多,指导教师一定要到位。校外见习、实习基地要落实。我们已在《人体形态学》、《护理技巧》等课程开展了实验实训考核,开展师生技能大比武,今后要进一步辐射到所有的课程。
  
  二、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育护士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一)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学院领导挂帅,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班子,制订项目培训计划、划拨项目培训经费、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2. 加强与卫生医疗系统的联系,制定好护理人才需求的培养计划、不断开拓定点的实训、实习基地。
  3. 成立医学护理教育指导机构,聘请医疗教育、临床资深专家指导医学护理教育。
  4. 定期召开临床教学工作协调会议,聘请各教学实习医院领导、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参加会议,共同研究、落实临床实习教育。
  5. 完善建设美容、保健推拿按摩、健身房、健康咨询检查等实训中心,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技能。
  
  (二)与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服务型的紧密合作关系。
  积极拓展合作医院。在原有附属医院的基础上,协议新增附属医院。拓展一批教学实习医院和社区卫生实践基地。与医院建立双向服务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基地与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在学科带头人引进与培养、专业学科建设、临床教学、医疗护理科研与技术推广服务、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源信息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为培训、实习基地共同出资、共同受益、共同提高办学与办院水平。
  
  三、面向社会需求,完善多元化的护理职业培训体系
  
  积极构建成人护理职业教育体系,为各类护理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培育护理职业教育市场,努力满足医院、社区的卫生职业培训需求。把我系建成护理教育基地、护士培训实习基地、护士职业再教育基地。
  
  (一)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在职学历教育体系。
  根据现有高级护理人才的缺乏,进一步挖掘学校的教学潜力。大力开展成人在职高等学历教育,提高现有在职护理人员的职业知识素养。
  
  (二)完善多样性、实用性社会培训体系。
  根据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多种面向社区不同人群的科普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如康复护理培训、社区健康培训、中老年保健培训、围产保健知识培训等项目。拓展卫生服务领域的护工培训。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构建服务型护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提高护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