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探

作者:吴宝宏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高级、复杂的思维能力,是人们智慧升华的表现。与一般思维相比,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思维主体的能动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切实奠基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接受、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的思想被窒息,创造性被扼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建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
  1. 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2. 转变学生学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力倡导,实施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努力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语)有利于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因此,要热爱、信赖、尊重和赞赏学生,多方肯定,热情鼓励,创建民主、宽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想方设法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顾虑,坚决从“师道尊严”的迷雾中走出来。
  
  二、示范引路,消除畏惧,激发欲望
  
  我经常在课堂上就一些定论和共识发表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为学生提供示范。如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问:“这是什么?”学生先是感到莫名其妙,然后不以为然地回答:“是问号。”我故作声势,加重语气说:“它不仅仅是一个问号,它是一个倒竖的钓钩,是一只写意画中的人的耳朵,是一只准备握东西的手……”当我一口气说出五六种答案时,学生情不自禁拍手叫好。通过示范旨在告诉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思维有时仅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并非神秘之物。所以,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拘于已有的观点和情况,要尽可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促使学生树立“我能行”的思想。
  
  三、揭示规律,指导方法,教疑促思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科学研究证明,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一起构成了创造思维的两翼,缺一不可。我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正确引导学生总结出培养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的规律和方法是:
  1. 要有思维对象,即所思考的问题要不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质疑精神,大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要逐步培养他们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2. 确定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思维点。
  3. 正确运用思维方法。(1)正向思维法,即从某一问题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探索。(2)侧向思维法,即从别的问题中寻求启发、方法,解决当前所研究的问题。(3)反向(逆向)思维法,即从某一问题的反面去思考。(4)收敛思维法,即从不同的来源、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4. 深入思考,得出新见。即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从而得出有创见性的结论。
  
  四、注重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一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意境、主题等,都为读者审美再创造留下了巨大的艺术空间。同样,一个词语、语句、甚至一个标点,在不同语境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语文学科这种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1.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一些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观点,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维角度和思维点,及时接通思维流程,鼓励学生讨论、争辩、切磋,允许学生见仁见智,不把现成答案或自己的结论强塞给学生。
  2.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广阔天地。扩写、缩写、续写、改编、想像作文、话题作文等都不失为好方法,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加以利用。
  3. 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如诵读美文、对对联、猜谜语、办小报、当小记者、辩论比赛、探究性学习活动等也是好方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丰富语文课外活动。
  
  五、面向全体,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不能凭一时的热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此,教师要讲求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锲而不舍,坚持训练,千方百计地调动好、保持好、呵护好学生的创造激情和潜能。要制定一些相应的监控和激励措施,确保全体学生训练到位。当然,思考问题并非一味“求异”、越异越好,还要有差异、分层次地在思维的正确性、流畅性、深刻性、辩证性上下功夫,切忌学生胡思乱想和钻牛角尖。但是,在起始阶段,应尽量降低标准,减少要求,不必苛求面面俱到,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去努力“求异”,养成“求异”的习惯,这一点尤为重要。否则,他们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思想僵化,思维死板,谈何创造?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以系统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扬弃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惟其如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有新的质的突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