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

作者:陈志华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几个因素,我校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抓好思想认识,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评优管理等六个环节,收到了成效,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 质量
  
  毕业设计(含论文,下同)是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但由于毕业生自身认识、顶岗实习、寻找就业岗位及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设计的质量一直不高。近几年,我院加强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连年提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影响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几个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13—15周左右的时间,总能写出一篇,交上去就行了”;还有学生认为:“快要毕业了,学校总不能因为毕业设计不过而卡我吧?”。有的学生已在预就业单位顶岗上班,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毕业设计过程推迟现象严重,到了规定时间匆忙应付。
  2.写作能力不强,缺乏严谨性。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学制短,归纳、写作训练不够,在选题、构思、提炼观点、收集资料和数据及文献综述、在设计中进行论证和阐述自己的观点等方法和技巧掌握上较为松散,缺乏严谨性。
  3.创新精神不够,缺乏原创性。部分学生在深入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缺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演、罗列所学过的知识,不能深入到生产一线,没有新意和创新实践;更有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拷贝、粘贴,将拼凑型的论文交上来,或是将过去毕业生的论文进行翻版而应付,结果要么漏洞百出,要么资料陈旧,结构混乱,毫无实用价值。
  4.毕业设计精力不足,缺乏连贯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在每年的三月至五月,也是很多毕业生找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求职,他们东奔西走,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在短短的三个月里能换好几个实习单位,实习的岗位也不尽相同,使得毕业设计缺乏连贯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主动联系指导老师不够,少数学生甚至失去联系。
  5.指导教师水平有限,缺乏责任心。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由于从事岗位不一样,实际选题也不同,部分教师知识面较窄,实际指导时水平不足。特别是年轻教师,接触社会、参加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均较少,指导毕业设计的素质和能力不够。还有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表现为等学生来找,学生不找也就不管不问,个别教师从学生选题到交稿,只与学生见一两次面,电话或网络交流一两次,基本处于放“羊”状态。
  6.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性。教学管理给毕业设计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教学环节的设置、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各高职院尽管都有毕业设计的环节和规定,但在实施细则方面都很不完善,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指标,造成学生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二)强化过程管理,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
  
  1.提高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认识,严把思想关。全校各系均建立了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把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到与组织课堂教学并重的地位。使广大教师都能认识到,毕业设计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检验。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检测标准,也是对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检测。同时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对其在校期间所学及素质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评,并要对其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过程表现进行考核,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占30%,规定过程成绩低于60分的就不能参加答辩。这样,师生均对毕业设计提高了重视度。
  2.建立审题制度,严把选题关。在学生选题前,各系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及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出毕业设计候选题目,经系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供学生选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鼓励学生到实习岗位寻找课题,到企业和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对于已经选题后又在实习岗位和企业生产实践中改变选题的学生,经指导老师同意给予认可其二次选题。通过三年的实践,我校毕业设计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真题真做的比例达80%以上。
  3.实行初期检查,严把开题关。学生选定题目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查阅资料,设定方案和计划,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体现了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老师严格把好开题报告关,开题通过后,才能进入设计阶段。对不符合开题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直到符合要求,此项检查由各系负责,教务处复查。
  4.重点抓好中期检查,严把指导关。由于求职、考证、升学的压力,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精力不足,花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时间不足,无心认真进行设计,有的学生甚至不和老师联系,情况严重的系在实习过程中失去联系的学生达到40%。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中期检查,先由各系检查,检查内容为每个学生的设计是否与原定选题一致、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对指导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检查方法为资料检查和巡回检查相结合,资料检查为学生的开题报告和过程检查记录,巡回检查主要是指导老师到学生实习地点,就近组织学生集中进行检查和指导。学院再组织力量对各系的毕业实习和设计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对于过去存在的部分学生失去联系信息的情况,我们采取了指导老师、班主任、家长三方联动,电话、网络、信函三管齐下的办法进行联系,并按地区将学生分成小组,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明确规定,不提交开题报告和长时间不联系老师的,过程成绩不及格,不得参加答辩。这样,学生在设计期间都能主动和指导老师联系,平均达到8次以上,及时接受指导。
  5.抓好后期管理,严把答辩关。毕业设计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对设计作出及时、详尽的指导,提出修改意见,督促学生进行认真、反复的修改,直至二稿、三稿及最后定稿,指导老师认定合格,才能同意答辩,并提前一周交评阅老师评阅打分,给出成绩。针对过去存在的抄袭行为,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外,要求每个学生在提交答辩申请的同时,必须提交一份诚信声明。各系加强了网上检索和原有论文检索的工作,坚决杜绝抄袭和翻版论文。同时各系成立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各专业答辩小组的组长由校外专家担任,副组长由校内专业带头人担任,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观、准确地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评价。
  6.抓好评优管理,严把成绩关。毕业论文成绩由过程成绩(30%)、质量成绩(40%)、答辩成绩(30%)综合评定得出,并详细制定了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标准,把毕业论文成绩分成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对毕业设计期间表现不好、过程成绩不及格及论文质量太差的不批准参与答辩,实行了“淘汰机制”以警示学生,近三年来,每年均有十多人因此或答辩不及格而不得毕业。各系还在成绩优秀的毕业论文中推荐3%,参加院级优秀论文的评比。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后对获奖的学生和老师给予奖励,颁发证书和奖金,充分调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三)效果与实绩。
  
  近几年,我校通过抓实以上六个重要环节的过程管理,严格把关,全面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至2006年度,我校每年均有两篇毕业设计分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二、三等奖。每年还有几十篇毕业设计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企业应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近三年我院学生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服装大赛、面料大赛、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二百多项。高质量的毕业设计、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纷纷与我院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的各用人单位达一百三十多家,有的还通过提供奖学金、在我校设立工作室预订和提前使用毕业生,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四年达到100%。
  (四)结语。
  全国高职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碰到的问题和我院基本类似,我院在毕业设计中加强过程管理,狠抓了六个环节,收到了实效,希望其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质量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浅谈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7-8,80-82.
  [2] 马新燕.高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9:356-366.
  [3] 何承刚等.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5,1:13-14.
  [4] 邓小民.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