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沉沦与抗争
作者:梁艳玲
[关键词] 丧己葆真沉沦抗争精神境界
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历了飞速发展、殖民割据及灾难性的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和军事巨大的动乱对英国的文化生活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英国现实主义继承和发展了批判现实主义这一著名流派的传统,他们寻求新的方式和方法揭示生活的真实,作品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其中著名短篇小说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她的短篇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用印象主义的风格,着重心理冲突的描写,利用内心独白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活动,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统治了人、人的本质被抽象化、绝对化,人的具体化被压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主人公约瑟芬及其妹妹康丝坦莎的灵、肉、意志、感情、欲望被压制,她们精神空虚、个性丧失、生命本能衰竭。
20世纪初,现代心理小说盛行,其中先驱者之一就是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影响创作的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骚动与危机构成的生活氛围使劳伦斯充分领略了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倍感压抑、倾向分裂的自我,遭受扭曲的人性和深受挫折的本能。生活促使劳伦斯去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去探索实现自然、和谐生活的道路。他着力表现非理性的精神世界,并在人的下意识的纯真状态中看到了人生真正的美与希望。《马贩子的女儿》是劳伦斯的又一力作,它以出色的心理刻画为手段,表现了女主人公梅布尔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死;可是却被一位年轻医生救起,随之出现的性的本能冲动燃起了她爱的火焰,也唤回了她生的渴望。这个作品表现了劳伦斯通过“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摆脱现实对人性的压抑的主张。
无独有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D·H·劳伦斯两位名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女儿”作为他们文学创作的突破口。他们的“女儿”有何不同呢?在此我们从社会背景、精神境界、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来逐一解读这两种“女儿”。
一、社会背景
(一)阶级出身。
已故上校的女儿来自于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从看不起所有的“生意”,视其为庸俗的“受人尊敬”的食利者和政府股票的持有者,到小店主和律师事务所的职员。他们充满了自负、虚伪、苛刻和无知。这个阶级对社会上层卑躬屈膝,对社会下层专制暴虐。
马贩子的女儿来自于商人阶层。这个阶层四肢发达,头脑顽固,每日里辛苦劳作,费尽心机,希望在生意中获取利益。在他们看来,“人类的每一英寸的存在,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柜台前的一场交易。如果我们不以这种方式进入天堂,那就不是一个搞政治经济的地方,我们也就没必要去那儿。”他们所有的烦恼、希望、高兴、感情和交往,似乎也融入到了金钱当中。
(二)父亲角色。
在父权社会,父亲是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中心人物。父亲的性格、表现直接影响了整个家庭关系、家庭气氛、幸福程度。尤其在女主人已过世的前提下。
品勒上校是上层社会一个体面人物,一名职业军人。他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傲慢无礼、飞扬跋扈的军阀作风。他以自己的地位、财富而骄傲,强迫周围所有的人们对他无条件服从,管理家庭犹如管理军队,独断专行、冷酷自私。自从20多年前妻子遭蛇咬死后,性情越发乖张暴戾,也正因为他的不近人情的个性,他的朋友、同僚都敬而远之,唯一的儿子也因不堪忍受这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远走他乡。孤独、苦闷吞噬下的他,变本加厉的把他的坏脾气都发泄到两个无辜而又懦弱的女儿身上。整个家庭在他的暴戾统治下,几乎与世隔绝。
马贩子约瑟夫·坡林精明能干,善于钻营。他白手起家,挣下了一笔不小的家当,保证了全家人的衣食无忧。但他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需要和原则无意识中在自己的家庭中得以实施。他以这种事实哲学―任何事物都要付出报酬,没有人在任何情况下会给予任何人任何东西,或者提供帮助而不收取报酬―养大了三个儿子和女儿梅布尔。三个儿子都成了不正直的青年,吝啬、自私、冷酷无情。梅布尔成了父亲无情原则的另一个牺牲品― 生活在冷漠亲情中的一个极度孤独的灵魂。
二、精神境界
(一)“丧己”与“葆真”。
非理性主义哲学代表之一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在世不外采取两种态度:一是“获得自己本身”,即“葆真”;一是“丧失自己本身”,即“丧己”。但是人既然是“在世界中存在”,那么,人也就可以说是必然地被抛入一种入世状态之中,而人在这种状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按照一种外在的标准和并非本已的意志行事。这种标准和意志颇相当于我们中国人平常所说的“自古皆然”、 “人皆如此”之类的观念。如果把这类意思用一个笼统的“他人”来概括,那就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取决于“他人”。而非取决于自己。这也就是说,一般的人总是放弃自己,丧失自己,为他人而活着。
已故上校的女儿在受过多年教育及暴戾的父亲的管理下,被抛入“大家闺秀”的生活枷锁中,举止得体,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完全生活在富家小姐的标准模式下,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维护在公众心目中的端庄形象,为了让挑剔的父亲满意,她们深深地压抑着自己的欲望、激情,任美好的青春梦想消逝、枯萎在外在的标准和意志中,获得了世俗观念看来尊贵高雅、知书达礼、孝敬父母的光环。事实上她们放弃了自己,陷入沉沦,过着唯他人意志的生活。
马贩子的女儿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在劳动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我行我素。她不会因为兄弟们叫她“牛头狗”就改变自己那张“麻木冷漠”的脸以掩盖她对他们的轻视,也不会屈从父亲的意志去逢迎继母的到来,更不会为了赢得邻人及客人的喜爱而装出热情好客,她内心的孤独、麻木全部展现在公众面前,整日“冷漠呆板”,在被一位年轻医生从水中救起之后,她一任自己性的本能冲动宣泄,毫不掩饰自己对爱的渴望。她活得真实,一言一行、喜怒哀乐皆发于本心、真我,不流于世俗。
(二)“沉沦”与“抗争”。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压抑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压抑,系遗传所致,它是整个种族历尽苦痛的教训后沉积到人体内的机制,以乱伦禁忌就属于这一类型;一种是后天性压抑,是自我用以对付秘密渗透到意识和行为中的本我宣泄的防卫手段。压抑虽然对自我起到保护作用,但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如过度的压抑,使人寡言少语,显得畏缩、紧张和呆钝。我们认为,如果面对过度的压抑,不爆发,不宣泄,不寻求出路,那就是懦夫,是对生命的沉沦;而如果 能勇敢面对,冲破压力,寻求光明,那就是勇士,是对生活的抗争。
已故上校的女儿面对父亲长期的轻视和压制,从不敢反抗,只有忍气吭声,压抑在沉闷、琐碎的日常生活下,埋葬了美好的青春梦想;面对自己聘请的临时护士的嚣张气焰、冷嘲热讽,隐忍不发,言语上却随声附和,求得一团和气;即使面对家里保姆的种种无礼行为及蔑视,仍然万般忍让、委曲求全。即使父亲死后,内心重新燃起的对新生活的渴望是那么强烈,可还是突破不了自身的禁锢,依然沉沦于死水一潭、空虚乏味的旧的生活中,得过且过,唯恐生活有一丝儿改变,任生命之花苍白、憔悴、凋落。 马贩子的女儿在母亲死后,小小年纪就担当起家庭主妇的职责,不辞辛苦;面对三个兄弟的冷漠无礼、联合攻击,她从不给他们好脸色;对于父亲的再婚,她奋起挑战父亲的权威;在父亲过世、 家道中落时,她顶住邻人的冷嘲热讽,精打细算,支撑着整个家庭度过难关;家庭破裂、走投无路时,她没有屈从三兄弟的安排去寄人篱下,而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死,来显示她对自我的捍卫、对虚假的挑战、对宿命的抗争,显示了自己的独立、自由与个性。正是凭借着与生活抗争的勇气与毅力,梅布尔用她柔弱的双肩担负起生活的苦难艰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