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师教师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 

作者:刘文星




  近年来,师范生应聘淘汰率很高,很多学生经历了多次应聘,不断总结失败教训才最终应聘成功,而失败原因往往表现在细节上。如果我们在学生实习期间就能从这些细节入手,给以学生及时、恰当、细致、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的应聘之路可能会顺畅些。
  
  一、对师范生进行基本礼仪的指导
  
  首先是基本礼貌问题。初到实习学校,实习生被介绍给校方教务工作人员或校方指导教师时,应微微鞠躬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很多实习生对此还不适应。实习正式开始后,实习生应主动向校方指导教师请教,不能只等着指导教师分配任务,要做到心灵、嘴勤、腿勤,在这方面,很多实习生做得很不够。有的是惰性太强,有的则是胆量太小,不敢与指导教师大大方方地交流。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时应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这一点同样有人做不到。如一位指导教师有事与实习生联系,拨通他的手机后问:“请问是某某同学吗?我是某某老师。”该生的回答是:“是我。怎么了?”既没有对指导老师的称呼,也不会礼貌地问一下:“您有什么事吗?”让老师觉得很尴尬。此外,实习生还应学会与校方的其他老师,尤其是同一年级组的老师礼貌相处,至少见面时微笑一下,打个招呼:“您好。”“下课了?”表示一下自己的问候。但有的实习生与其他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同处了一个月,竟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理由是“这些老师又不认识我”,真正让人觉得又可气又可悲。
  这些事情看起来虽小,但暴露出我们学生个人素质的低下,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而这一点很可能成为他们应聘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报》曾刊登的某大学一位主考官的文章中就尖锐指出,到他们学校应聘的十几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落聘的原因,就是因为挤着上电梯不知礼让、工作人员为其倒水不知致谢、吃剩的水果皮、用过的纸杯乱扔、面试结束后不知向工作人员道谢、道别。他明确表示:不管这些学生的专业知识如何过硬,不懂得最基本的礼貌、礼节,缺乏最基本的个人修养,这种人才我们不要。所以在实习期间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使他们懂得最基本的礼貌、礼节,是看似微小但却极重要的事情。
  其次是仪表问题,主要表现在服饰和装束上。师范生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可能穿很高档的服装,用高档的化妆品,但大方、整洁、干练,还是应该能做到的,一条牛仔裤,一双简洁的旅游鞋,一件亮色调的休闲夹克或小毛衣,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很多实习生要么穿得灰头土脑,缺乏年轻人的朝气;要么穿得罗里罗唆,缺少利索劲儿。我们应指导学生在着装上力求简洁、大方、典雅,装饰物不要过多,颜色搭配不要超过三种。还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形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有一位实习生,个子不高,偏黑,却穿了一身格呢套裙,裙子长至脚踝,脖间还围着一条同色调的小围巾,整个人显得很不精神。再者就是发型,不少女生喜欢留披肩长发,但处理不好就会碍事,很多女生上课时,一边讲课,一边不时地要拨开挡住眼睛的头发,显得忙乱不已,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小节,都是师范生在日常就应随时注意的。
  
  二、对师范生进行教态的指导
  
  教态是教师内在气质修养、教育理念、精神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通过教师的身姿、表情、目光、手势、语气等表现出来。教态应追求庄重、自然、大方、得体,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可信度;教态还应追求亲切、热情、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师范生在教态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懒散或过于局促。有的实习生晃晃悠悠走进教室,随随便便就开始讲课,既不懂得走进教室上讲台时,胸部挺直,头部平正,端庄大方,温文尔雅,精神饱满,欢快而严肃,可亲又可敬,才是压得住课堂阵脚的基本行姿,挺拔、自然、稳键才是基本的站姿;更不懂得师生相互致礼问候是日常教学的基本礼仪。这种散漫的教态使教学的严肃性大打折扣,更损害了学生对老师应有的尊重。有的实习生则在教学中紧张过度,低着头不敢正视学生,一会儿抓抓头,一会儿揉揉鼻子,显得局促不安,课堂提问后学生举手也往往视而不见,只能自顾自地讲下去。有的实习生为掩饰自己的紧张,故意将双臂抱在胸前,显出一副居高临下、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样做只能增添学生的反感,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面对实习生的这些不当举止,我们都应一一为其进行耐心的指导,既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又教给他们恰当的做法,使其日常教学行为得以规范,以一种自信、干练、识礼的精神风貌,赢得他人对自己良好的第一印象。
  
  三、对师范生的教学用语进行规范化指导
  
  教师的教学用语应大方得体,规范科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牢记自己的角色,只言片语都应符合教师的身份,一切有损教师形象,不利教育学生的话都不应该说。很多实习生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用语:“找一个人把课文给我读一下。”“这个词啥意思呀?”“这个字就读这个音,不信你去查字典.。”“这个问题就这样了。”这些表达方式都很不规范。可以纠正为:“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对这个字的读音还有疑问,课下可以再查一下字典。”“这个问题就先分析到这里。”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起了什么“现代人中有三大傻:女孩子看还珠格格看得泪眼汪汪,男孩子打游戏打得昏天黑地,老头儿聊QQ聊到三更半夜。”这样做虽然是想告诫学生不做这样的事,但这些低俗的教学语言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避免。
  
  四、对师范生组织教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的措施,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般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大多数学生还处在课间休息时嬉闹的热烈情绪之中。很多实习生面对喧闹的学生一筹莫展,低着头只顾开始自己的开场白,几句话过后学生们的注意力才逐渐集中起来,但老师说了些什么,提了什么要求,学生却茫然无知,只好再四处询问,课堂秩序再次陷入混乱,三、四分钟之后才逐渐安静下来。这是很不应该的。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用一声响亮的:“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好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讲。有的班级班容量很大,不适宜起立,有的老师就使用静默的目光语、表示安静的手势语,同样能够在几秒钟之内让学生安静下来。这些方法我们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努力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面对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混乱,师范生往往会表现得手足无措,有时仓促处理,局面却越搞越糟。如一位实习生讲《陌上桑》一课,讲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段时,提出问题:“本段写众人见到罗敷后的种种行为,主要表现了什么?”一位学生大声说:“这些人很好色!”其他学生听了哄堂大笑。实习生瞪了他一眼,斥责道:“不许胡说!”学生也急起来:“谁胡说了?本来就是嘛!”二人在课堂上相持起来,其他学生有帮腔的,有看热闹的,一时间乱成一锅粥。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完全不必惊慌,更不必小题大做引起学生过多的兴趣和联想。只需巧妙地导引一下:“他是想说这些人都很爱美。爱美和好色可不是一个概念。古人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然后转入对罗敷之美的探讨就可以了。这种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师范生还需不断开动脑筋,学习,积累。
  总之,实习是师范生进入职业生涯前第一次实战演习,对其教育教学观念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师范生实习的指导,意义重大,值得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