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作者:许小蓉




  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在各学科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各学科教学都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教学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一)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据调查,青少年的一般心理障碍表现为逆反心理、离巢心理、孤僻等,而职业中学学生是当前精英教育的淘汰者,又多了一重深深的自卑,其共同的后果就是社会适应不良。青少年其实是思维最活跃的,但由于其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尚示定型,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交织着各种矛盾,如努力与懒散、开朗与忧郁、大胆与怯懦、合群与孤僻等。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诉出去。所以,作文教学中,作文命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评改及讲评作文时应扣紧学生文中的性感脉络。学生在作文中倾诉了他的喜悦、烦恼、体验、感受,教师应真诚地理解,针对性地引导。对于职中学生,即使是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二)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是否幸福,有时并不取决于他是否聪明,但可能取决于他是否快乐。制造快乐、享受快乐的能力就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而语文学习就是能通过挖掘教材的内容。促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通过课文中典型人物的分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品质。
  现在的学生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少吃苦,所以多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心胸不够宽广,易为小事耿耿于怀。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真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三省市的职教教材中第一册的课文《那天,妈妈哭了》中,妈妈在生活中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一个个困难的形象;区区蝼蚁为了种族生存而牺牲自我的壮举都能深深打动读者;而像《一碗阳春面》所涵盖的就更多了:母子三人为度过难关团结一致,互相鼓励,不屈服,乐观向上,面店的老板友善助人,善解人意……而古今大量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摆脱狭隘,宽阔胸怀。看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等,是不是会顿生一股豪情。而毛泽东的诗词的则更加可以把人带到一种高远的境界,让人领略豪迈的激情。
  
  (三)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课堂讨论是语文课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职中课堂上,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水平有限外,可能还是老师设计问题的水平了。若问题设计得好,学生还是会有话说的。语文课堂讨论最忌老师总结时给某个问题来个标准答案,一锤定音,应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激活思维,这样才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方向。否则,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也会在长久的标准答案的教育下失去自我。
  比如有个老师在上《诺曼底号遇险记》时提了一问:“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与船同沉,他完全来得及逃生啊”?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由于他尽忠职守,船在人在,船沉人亡”。有的同学说:“他把船看作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船沉没了,他活着也没有意义。”也有同学说:“他真傻!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船沉了还可以再造,但生命没有第二次!”……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课堂呈献非常好的思维氛围。同样,在《项链》一课,我也设计了一问:“文中有一句话: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你觉得到底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玛第尔德”?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说成全的,因为那挂项链让她感受到了一夜风光,虽然项链丢了,但她所梦想的实现了;有说败坏的,因为为了一夜风光而赔上了十年青春不值;还有人更深刻地认为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因为她成为了一个懂得劳动艰辛的全新的人!……可见,问题设计得好,一样可以让职中的“差”学生的课堂活起来。问题设计得好,更易于实施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因为心理教育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过程,具有较强的非价值判断性和非指导性,教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点拨,推动学生自我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中丰富自己的思想也丰富自己的人生。
  当然,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能有效去除心理健康课的“人为痕迹”,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又贴近学生的心理,这不正是语文课追求的理想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