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浅谈公共关系在成人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晁惠芳




  [摘 要]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面临着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树立成人高校公共形象、研究公共关系与学校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关系 成人高校管理
  
  一、序言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在协调自己与环境关系中拓展空间树立良好形象,获得内外公众信息与支持的一种管理行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人高等学校也要开展公关工作,走进市场,参与生源市场、就业市场的竞争。
  
  二、高校公共关系的内涵以及对于成人高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公共关系是高校为树立自己的组织形象,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协调高校内外关系的一种新的管理办法。
  1.观测环境与提供信息。高校公共关系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环境的变化,客观地搜集和整理与高校声誉有关的信息,为分析成人高校工作的优劣得失及成人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分多少提供较充分的资料。
  2.提供咨询与参与决策。在成人高校管理过程中,公关组织发挥咨询、参谋的作用,协助校领导在各种因素影响中,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并能从教育目标、社会公众和整体环境的角度,评价决策的效果,使决策目标反映公众的利益,决策方案符合教育发展水平,有利于树立成人高校的良好形象。
  3.沟通信息与协调关系。成人高校面对众多公众,在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公关人员及时地与各方联系,协调磋商,缓解压力,不断维持巩固合作关系,以便顺利地实现高校的预期目标。
  4.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成人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通过树立高校领导集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良好形象来实现,其最终的目标是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提高成人高校的社会效益。
  
  三、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职能及其在高校成教中的运用
  
  (一)树立并维护组织的良好信誉。
  良好的信誉包括两层含义,即成人教育工作信誉和成人教育组织的信誉。前者是较低层次的信誉,是部分公众(学员)对成人教育具体的工作如学习形式、学习专业、任课老师的水平等的信赖关系。后者则是较高层次的信誉,是公众(学员)对成人教育组织的信赖关系,是本组织良好和全面的公共关系的反映。树立组织的良好信誉,要依据一定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在成人教育工作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逐渐重视建立信誉。但是,我们还存在着只重视学历教育的严格管理,而忽略培训工作的严格管理。
  2.竞争性原则。建立信誉的过程,同时也是学先进、赶先进、开展公平竞争的过程。要及时学习和吸收兄弟院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提高办学信誉。这就是建立信誉的竞争原则。
  3.形象性原则。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最主要的无形财富。良好的组织形象,不仅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而且能比较好地得到服务对象(学员)的谅解与合作。注重和塑造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形象性原则。
  4.长期性原则。建立信誉是一项战略性目标,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长期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人人珍惜信誉,人人自觉维护信誉,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
  
  (二)争取谅解。
  公共关系工作争取互相谅解的职能,不仅表现在能及时协调成人高校与服务对象(学员)间的意见分歧,更重要的是可以科学地预报纠纷出现的可能,并定出妥善处理纠纷的方法。公共关系工作这项职能使成人高校对自身的行为自我审查、自我评价,自觉地、主动地去发现和纠正违背管理制度、损害服务对象(学员)利益的行为,及时作好转化工作。公众对成人高校的不满情绪、反对意见、紧迫要求形成了公共关系问题的前兆,而问题酝酿过程总是随时通过舆论反映出来。这就为公共关系的预报作用提供了可能。正确的预报还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增进效益。
  对于高校成人高校来说,公共关系工作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些因素:第一,公共关系工作有助于掌握工作、提供服务的最好时机,许多工作超前和滞后都有不利的影响。第二,公共关系工作有利于科学决策,能够最大可能避免失误,并能够在工作偏离目标或出现失误时,及时发现、予以纠正和补救。第三,公共关系工作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纵向比较,从而发现差距,产生压力形成紧迫感和危机感,产生竞争积极性。这积极性是增进效益的源泉。
  成人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也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同时,更重视社会整体效益。从注重自身效益到增进宏观效益,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公共关系注重协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组织利益,从而有益于社会整体利益;注重建立信誉,必然要提高办学质量,选择社会和公众急需的项目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有益于社会整体效益;注重信息工作,有利于宏观决策,从而也有益于社会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昌波.浅议高校对外公共关系及其运作[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
   [2] 侯新春.试论学校内部公共关系[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