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高校资料室读者的心理分析
作者:何首英 龚志凤 马兰菊
一、不同读者群体的心理分析
1.教师群体。
首先看一下教师群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高层次的(教授、副教授,占总人数的42.6%),一个是中等层次的(青年教师,以硕士居多,占总人数的57.4%)。人员结构所形成的差异可归为前一个层次的读者来资料室阅读,需要的是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研究动态,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便于选择自己在本学科领域里的研究方向;后一个层次的读者大多数是青年人,他们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但又思想活跃,阅读范围广泛。尤其是年轻教师,不但阅读本专业的学术期刊,寻求一些新的教学参考资料,使自己能站在知识前沿,提高教学的深度,或是撰写学术论文、编写教材而收集素材;而且还浏览一些社科方面和文学方面的期刊。因此,资料室应根据读者的要求以及阅读的层次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尽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期刊。
2.学生群体。
学生群体,当他们走进了课堂,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看什么?他们求知欲望需要的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就现刊资料室的利用情况在全系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刚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还未太多接触专业课,思想、情绪和心理都很不稳定,但又很想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他们阅读范围很广泛,主要是各种文艺及知识画报,专业期刊则光顾得很少。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比较活跃,已经熟悉并习惯了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明显提高,专业思想也基本巩固,比较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例如参加“书友会”、“书法协会”、“演讲协会”等团体,所以较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了解专业期刊的同时也常看一些文艺、科普之类的刊物。对于这一类的读者在保证他们的专业期刊的同时,还应支持他们的业余爱好,以促使其全面发展。四年级读者群,他们临近毕业,阅读期刊专业性较强,同时也阅览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期刊,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学生阅读、利用现刊情况的分析
我对学生阅读现刊情况作了分年级统计调查。通过调查,我对在校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是我对调查结果的浅析。
1.对专业的看法。
高年级的同学对专业书刊的利用率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主要有以下的原因:首先,高年级的同学面临毕业,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基本认识。因此,在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开始陶醉于个人的自尊性、奋斗性和成就欲上。他们不甘于落后,不甘于向现状低头。当然,这种情况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还要看外界环境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其他年级的同学们对专业书刊的利用率如此低呢?一是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而学校又不许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转专业;二是有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根本就不了解本专业,也有的填志愿时由他人代劳,甚至父母包办。所以进校后发现专业不对口,他们“骑虎难下”,只好采取“混”的态度,考试靠临时“抱佛脚”,甚至提出过“60分万岁”的口号。
2.专业之外的兴趣。
青年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并不拘泥于单调的数理化之中。要求生活的色彩、多层次是这一代的特征。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是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四年级学生由于临近毕业,知识、价值观已有基本的认识,开始设计未来,考虑分配问题。另外,由于年龄的增大,择偶问题也明显的摆在面前。而且,四年级的课程已基本结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增多,毕业前频繁的社交活动对他们择偶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找工作、考研也同样占据了很多时间,所以便很少光顾资料室了。
三、提高各类资料的利用率
分析现刊读者的心理,熟悉读者群的知识层次,资料室可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各类资料的利用率。一是协助研究群体所代表的重点学科,定题开展资料导读服务工作。长期以来资料室的资料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收藏、保管和提供静态服务形式上,许多读者对文献不能全面了解,有些资料甚至不为人知。做好导读宣传,使读者利用资料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二是要合理订购资料,提高资料质量。在订购资料之前应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对利用率低的资料减少或停刊。三是要规范管理机制,确保资料的正常流通。四是加强资料员的继续教育,使其专业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五是针对本科生所需论文和择业方面的需要,指导学生学用结合的技能,增强学生捕捉信息的意识。资料室工作人员要因人而异提供专题服务,提供历年所选题的相关资料信息编制索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学科之间与院系之间的交流,为本系教职工提供更多的学术信息,同时也可提高资料室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开展提高资料室的服务质量、根据不同的读者群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高校资料室朝着教学、科研的服务方向健康的发展,不但要“为人找书”,而且要进一步“为书找人”。没有“读者第一”的观点,要做好资料情报工作,那只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