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
作者:杨 山
一、激励的形式和方法
1.启发激励。启发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运用手段之一,它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维保持在最佳状态,以利于教学。譬如,在中长跑教学中,由于其技术枯燥乏味,运动强度较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这时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意义,借助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启发学生强烈的思想感情,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评价激励。评价激励是一种调节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教学中学生一旦能够独立完成时,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和指导,以便对其自觉学习和改正技术错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中,—个胆小的学生勉强跳过山羊后,教师可用“跳得不错”等言语来鼓励评价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练习。
3.荣誉激励。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口头或自制奖品等荣誉刺激,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小红花、小红旗等奖品,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明取得什么成绩可得到什么荣誉。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课中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没有得到奖品的学生,教师可用口头表扬的形式对他们的努力表现进行激励,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情绪。
4.提问激励。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利用学生的自尊心,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其潜在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在布置课堂练习时,若采用“大家完成这项任务有没有困难”或“相信大家会顺利完成的”等尊重性的语言,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兴奋的心态和锻炼氛围,从而使他们情绪活跃,积极进取。只有尊重和信任,教学双方才能感情融洽,信息畅通。
5.形象激励。一个人的形象通常是其内在气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通过衣着、讲话、举止及整个精神风貌把自己良好的形象直接传递给学生,就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形成积极的心态。譬如,上课开始,教师衣着整洁精神焕发地来到队列前面:当见到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帮助等良好行为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表现出勇敢、顽强精神时,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等,都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从而强化其良好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6.影响激励。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群体锻炼环境,使学生一踏进校门就会产生一种奋发锻炼、立志健身的心理趋向。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动作、每个练习都要用以身作则的态度感染学生。例如,队形、队列练习时,教师如果和学生一样头顶烈日,口令清晰洪亮;动作和气质都富有军人风度,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学风,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效果好。
7.假设和竞争激励。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产生疲劳,练习兴趣降低时,教师若能根据其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竞争、假设性激励,往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短跑、中长跑、跳远等项目的教学中,学生连续做一定距离的计时跑和试跳后,对后面的练习就会逐惭产生疲倦情绪,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指出注意事项或多报一定远度给予暗示和激励,使其产生“我进步了”的自信心理,从而乐此不疲,情趣高昂,更快地建立条件反射,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提高活动效果。
二、注意的问题
1.激励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或针对全体学生或解决某类问题或根据教学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情绪。要力求避免激励的随意性,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保持良好的教学情境。
2.激励时要区别情况。如果该“激”不“激”,就不能鞭策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言过其实,则会贬低激励的价值,致使吹捧、华而不实等不良风气的产生。
3.在一次课上运用激励的次数要适当,一般最好在学生疲劳或注意力涣散时进行,以便把握学生的心情状况,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三、小结
激励作为一个整体构成物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个方面,而且这六大作用是依次推进,密切联系的。从激励的方法来看,可分为直接性激励和间接性激励两种方式;从激励的具体内容来看,所涉及的都是人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