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谶纬神学
谶纬神学是流行于两汉,经过王莽、刘秀利用政治权力加以倡导、宣扬和推广,使之成为两汉之际宗教神学的主导思想。东汉末年,王莽为了篡夺皇位,多次利用所谓丹书著石、金匮策书等图谶,发布诸如“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摄皇帝当为真”之类的传言,为自己当皇帝制造根据。刘秀在反莽复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西汉统治者的合法继承人,也编造了“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卯、金、刀合起来即为繁体的“刘”字)等谶语。
谶和纬竟然具有改朝换代的魔力,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事物呢?原来,谶的本义是应验,它同人的语言有关,凡是有应验的预言即称为“谶”。它带有宗教的诡秘性,宣扬者往往托名于天帝、神仙,并且力图证明预言事后有应验。宣扬这种预言的书就叫做“谶书”。
纬本是指织布机上的横丝,相对于纵丝而言。纵为经,横为纬。汉代的宗教神学家用神学观点赋予它神学的含义,将它与儒家的经如《诗》、《书》、《礼》、《易》、《乐》、《春秋》相对应,假托神意,把经学神学化。因此,用神学的观点来穿凿附会地解释经书的书,就叫做“纬书”。
谶和纬的含义虽有不同,但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又都同时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思想工具,如上文提到王莽和刘秀均是利用谶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谶纬神学开始比较简单粗陋,并且各讲一套,刘秀当上皇帝后,便令尹敏、薛汉等人校定图谶,在中元元年(公元56年)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将其抬到合法地位。汉章帝时,皇帝亲自主持由官员和儒生参加的白虎观会议,并由班固作《白虎通义》,将谶纬和今文经学相揉合,从而更加精致,成为东汉王朝统治思想的一个主要部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