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一首《大风歌》吟出了刘邦的豪情壮志和雄图远略,吟出了大汉王朝四百载绵绵帝统。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江苏沛县的亭长刘邦奉令押送一批民夫往骊山修筑陵墓,途中,民夫边走边逃,愈来愈少。他干脆将他们全都放走,隐藏在芒砀山,等待时机造反。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在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占领了沛县,被推举为沛公。陈胜死后,他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了反秦的主力。秦王子婴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10万大军抵达灞上,子婴投降。刘邦进入秦都咸阳,秦朝灭亡。他废除秦朝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法办,偷盗者治罪,因而深得民心。后项羽率40万大军赶来,驻扎于鸿门。刘邦退让一步,被项羽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这以后,他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下,出兵关中,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即皇帝位,后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前汉、西汉。
  刘邦从一介布衣起事,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他的长处在于知人善任,不拘小节。
  天下安定之后,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招待群臣。正当大家酒酣饭饱之时,刘邦问众人:“各位爱卿,请大家坦率地无所隐瞒地说出心里话,来回答我的两个问题。我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原因何在?项羽得天下而又失天下原因又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性情傲慢,喜欢侮辱别人;陛下性情仁厚,注意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攻城略地,土地都分封给众将,财物均与大家共享;项羽却嫉贤妒能,对贤能的人不能信任,对有功的人不加赏赐,得到土地不愿分封功臣,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须知治国兴邦,以人为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军需粮饷,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又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我却能够任用他们,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项羽有范增这样的贤人却不能用,所以失去了天下。”
  刘邦把胜败得失归于用人,的确抓到了根本,不愧是一代开国之主。古往今来,称雄天下的英雄们不一定文可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但却没有哪一个不善于识别人才和任用人才。正所谓得人者得天下,不得人者失天下。诸葛亮智绝千古,却在人才上面栽了跟斗。魏延有大将的才华,不得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反而被逼谋反。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却为诸葛亮重用,以致街亭失守,全盘皆输,这恐怕也正是诸葛亮七次北伐而无功的原因吧。
  刘邦即位后,面对天下残破的局面,他实施了一系列安定社会,休养生息的政策:重本抑末,打击商人;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命令萧何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废除了残酷的夷三族和连坐法,又令韩信审定军法,张苍制定章程,叔孙通制定礼仪。在对外关系上,与匈奴约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保证了边境的安宁。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给以后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刘邦先后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立了许多同姓王与异姓王对抗,这一来却为子孙后代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汉王朝险些因此倾覆,显然是大大出乎刘邦立同姓王的本意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庙号为太祖,谥高皇帝,历史上习惯称他为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