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高职教育应弘扬和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

作者:冉昌光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把专业技能培养与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育;经世致用;文化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要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但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普遍重技能培养,而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精神培养重视不够。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职教育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自身的特点,把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文化素质、文化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更新高职教育观念重视文化精神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对当今时代文化在国家、民族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地阐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主要阵地,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责无旁贷。高等学校参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除了出产品、出成果,主要是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为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精神,是高等教育共遥的任务。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首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总体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具体目标上与本科教育有所不同,但高职院校同样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所有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把“有文化”作为培养适应2l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目标突出来(当然这里的“有文化”是指它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在内的心智层面的文化),是要求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要有文化精神。
  其次,是现代化建设对高职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应该看到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行各业都渗透着文化。文化已成为一种生产力,并将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区域经济竞争、各行各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精神,才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本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维一体的建设。这就给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给学生打下文化基础,培养他们的文化精神,以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是高职院校参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实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文化实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校、师生的文化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参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现实的意义。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急需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党的十七大以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指导思想是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提出的,强调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培养人才。虽然也强调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但突出强调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解决就业的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重视的是学生的技能培养,对素质教育仅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对待。这样实际上把高职教育变成了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缺乏文化内涵的教育。其结果是学生上大学却不读书,专业上能动手,却不理解,说不出,对文化只接触网上的东西,其他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更新高职教育观念,克服重器轻道,重技能培养,轻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树立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观念,使高职教育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应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
  
  高职教育由于它自身的任务必须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相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对于理论突出的是一个“用”字,强调学理论要适用、够用、会用。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在传承和创新文化方面应该探索和培育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神,它的基本精神除了表现为“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等外,还有着丰富的反映知识行关系、学用关系思想的“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主张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他提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行”。对于人,他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要言行一致。在学与用的关系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要一边学习,一边习事,强调学以致用,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他提出“学而优则仕”,要学生“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能达,“使于四方”能专对,要求学生要把所学得的知识用到治理社会中去。孔子学用结合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入世”、“有为”的基本原则。学用结合的思想发展到宋代由唯物主义哲学家陈亮、叶适、王廷相等人发展创新形成了“事功学派”,提出“明于事物之故”以奏“实事实功之效”,“凡言学者,便有习事在内”(王廷相),强调做学问要以“适用为主”。这种为用而学,学必有用思想发展明清之际由王夫之、颜元等人在同道学家空谈心性、崇尚玄虚的空论学风的斗争中,形成了重“实际”、讲“习行”、倡“实学”的经世致用的新学风。经世致用总结了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和学用关系,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当时和以后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治学精神。
  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首先强调要从现实中学习。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家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因此治学不能离开现实事物,而应“习事见理”,即要从社会的士、农、工、商的事业中学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研究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从建设实践中学习。这一思想对于高职教育是很值得借鉴的。高职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起来的,它的使命是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它必须紧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都必须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

[2]